论罪过心理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理论王冠上的宝石,罪过理论无疑是其中最耀眼也最为神秘的一颗。何秉松教授在《德国刑法教科书》中文版序言中说:“犯罪概念只是慢慢地吸收罪责于自身的;罪责学说的发展是衡量刑法进步的晴雨表”。亦有西方学者指出:“几百年来,刑法没有一个问题比准确地确定犯意或心理因素更为重要、更令人困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对罪过心理缺乏应有的重视,更缺乏深入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深受实证主义法学影响,法学研究注重规律性和逻辑性,罪过理论必然要以行为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的心理却是难以捉摸和测量的。心理学无法提供那种可靠明证的、从而是超经验的、精确的规律,而这些是实证法学的核心。因此,学界偏重于罪过规范内容的研究,却将罪过的主观根据心理内容“真空保藏”。尤其是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情绪(情感)对人类意识行为的重要作用及与其他心理要素的互动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刑法理论应当有所反映。 本文以刑事一体化为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刑法学、心理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全面地论述了什么是罪过心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有何刑法学意义等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情绪是罪过心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罪过心理过程,知、情、意三要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决定了罪过心理的产生和变化。
其他文献
分析了影响兔超数排卵效果的4个因素:对日本大耳白兔用恒量法进行超数排卵,1 a内12个月统计,看不出每月平均超排卵数有显著差异;体重2.0-2.5kg的日本大耳白兔的超排卵数显著
流通抵押制度是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产物,是不动产抵押权制度发展的结果,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保全抵押制度的新型担保物权制度,目前我国立法上对此未能得到及时反映,理论上关于
我国现在关于赠与合同中无权处分的纠纷很多,然而法院的判决却没有一个定论,无效、效力待定、有效三种结果都有,这不仅对判决中的当事人不公平,而且也会损害司法的公信力。关于赠
所谓假释制度,又称附条件释放制度,是指对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的罪犯,在服刑一定时间后,有足够的事实认定其已改过从善,于是暂缓执行余刑,而附条件提前释放,并令其接受监督与辅导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