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颈动脉斑块与Hs-CRPox-LDL及VEGF的关系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水平的关系。方法:1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颈动脉CTA表现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对照组)和颈动脉斑块组,后者根据斑块CT值分为软斑块组(CT值<50HU))、混合斑块组(CT值50-119HU)和钙化斑块组(CT值>120HU)。2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血进行血清Hs-CRP、ox-LDL、VEGF检测,排除可能影响标志物升高其它原因后,进行分组比较。结果:1 120例颈动脉CTA检查中,软斑块组34例,混合斑块组32例,钙化斑块组24例,未见斑块组30例。2对照组和斑块组血清的Hs-CRP、ox-LDL、VEGF情况:斑块组平均血清Hs-CRP、ox-LDL、VEGF检测值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对照组)(P<0.01),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Hs-CRP、ox-LDL、VEGF水平显著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在易损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二者血清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易损斑块组Hs-CRP、ox-LDL、VEGF与斑块CT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Hs-CRP、ox-LDL、VEGF与斑块CT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通过64排螺旋CT颈动脉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进行准确的评估,较好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血清Hs-CRP、ox-LDL及VEGF水平密切相关。3血清Hs-CRP、ox-LDL及VEGF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硬化患者斑块易损性一个重要筛查指标。
其他文献
乡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相比于城市,在自然资源禀赋、用能特性及能源设施基础条件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独特特征。通过总结绿色生态乡镇的特征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综合
徐州汉画像石取材广泛,反映了汉代的生产、生活、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深受儒家、道家乃至后来的道教的影响,为研究汉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思
这些图片是河南省审计厅的购粮油本.粮油本是计划经济年代国家为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给而为每个人配给的粮食定额,居民可凭粮本定时到指定粮店购买粮食和食用油.它与钱一
在我的书柜里,始终珍藏着一本纪念审计机关成立20周年的邮折.尽管岁月的风霜已经让它略显斑驳,但在我心中却始终光亮如新. 沿着记忆的足迹,思绪把我带回了曾经的往事.2003年
“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或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的简称)在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治篇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均有论述,但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