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松散含水层下采场结构对覆岩破坏规律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ebo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验室分析、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拟与数值模拟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在掌握四含的富水性及沉积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对朱仙庄煤矿厚松散含水层下开采不同采场结构对覆岩的力学特征的影响及其覆岩破坏、运移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工作有:1.根据现场调研、室内分析数据测试结果,对厚松散层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沉积特征进行了充分研究,结果表明:松散层第四含水层为弱~极弱含水层,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的含粘性土砂砾层,具有砂砾成分含量低,泥质成分较高的特征,对留设防砂煤柱起到了良好的阻隔效果。2.在特定基岩厚度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和FLAC3D数值模拟不同厚度对覆岩移动破坏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厚松散含水层下一次性采全厚综放开采时,垮落带高度为27m左右,触及到含水层,有突水的威胁;采取间歇式分层开采时,工作面可以安全回采。3.在特定基岩厚度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和FLAC3D数值模拟不同工作面长度对覆岩移动破坏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工作面长度的增加,两带高度呈非线性增长趋势。上分层开采时,工作面长度在110m范围内,冒落带高度增加趋势缓慢,当工作面长度大于110m时,覆岩破坏情况严重,冒落带高度增加趋势变大,因此,上分层开采工作面长度不宜超过110m;下分层开采时,工作面长度在120m范围内,冒落带高度增加趋势缓慢,当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冒落带高度增加趋势变大,因此,下分层工作面长度不宜超过120m。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864工作面进行间歇式分层开采,上分层为3m,下分层为6m,上分层工作面长度为110m、下分层工作面长度为120m进行回采。同时建立特定基岩厚度条件下支架—围岩力学模型,对工作面合理工作阻力进行预测,为支架选型和工作阻力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对该矿及两淮矿区以后在厚松散含水层下特厚煤层相似条件的开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以新疆阿希金矿的围岩强蚀变黄铁矿型金矿为对象,针对现场生产中存在的矿浆泥化严重、生产指标不稳定、金的回收率偏低等问题,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基础上,通过
现代制造车间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庞大,车间生产运作越来越复杂,车间制造系统是一个高维、强关联、多约束的复杂问题。车间运行过程中的设备故障、来料延迟、交货期更改及紧急插单等不确定因素很小的变化或扰动,也可能被放大为完工时间的很长延误。车间制造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必然会造成限制系统有效产出最大化输出的“瓶颈”现象,瓶颈对车间制造系统最终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何在瓶颈识别时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经成
锰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物资,但随着锰矿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锰矿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以重庆秀山锰矿区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分
激光熔覆具有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可获得高性能冶金结合涂层、基体变形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零件表面缺陷的修复。准确、快速地提取零件破损边界并进行形状还原,就能够判断零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ignal,sEM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在临床医学的神经肌肉疾病诊断,康复医学领域的肌肉功能评价和假肢控制方面均有重
结合福州地铁轨道交通4号线林-城区间地质隧道特点,针对应用在该区间的土压平衡与TBM双模式盾构的结构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心螺机出渣的土压平衡与TBM双模式盾构的掘
沿空留巷具有煤炭回收率高、巷道掘进率低、采掘街接合理、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并且有利于巷道布置改革,从而为前进式、往复式开采法的应用创造条件。多年来它一直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