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技术在颈部增强CT检查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颈部CT增强扫描并经过FBP重建和AIDR迭代重建处理后的图像质量的差异,探讨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技术(AIDR)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的能力,评价AIDR迭代重建技术在颈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收集60例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18.5~23.9)且临床需要行颈部CT增强的患者,应用东芝PRIME80排螺旋CT进行扫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20Kv,100mAs;B组:120Kv,50mAs)。记录每例患者的CT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两组原始数据分别用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技术(AIDR)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两次。记算各组上、中、下颈部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按5分法评价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图像质量:相同条件下各组内上、中、下颈部采用AIDR得到的的图像噪声较采用FBP得到的图像噪声减低,SNR、CNR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上、下颈部采用AIDR得到的图像噪声与A组采用FBP得到的图像噪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颈部采用AIDR得到的图像噪声较A组采用FBP得到的图像噪声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采用FBP得到的主观图像质量与B组采用AIDR得到的主观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分别采用AIDR与FBP后得到的主观图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别采用AIDR与FBP后得到的主观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辐射剂量:A组的CTDIvol、DLP和ED分别是12.89±0.64mGy、332.62±30.09 mGy.cm、1.79±0.16 mSv,B组的CTDIvol、DLP和ED分别是6.23±0.14mGy、165.95±8.76mGy.cm、0.89±0.05mSv,较A组剂量分别降低52.00%、50.10%、50.27%。  结论:与FBP技术相比,采用AIDR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CNR及主观图像质量。采用AIDR迭代重建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使有效剂量降至常规剂量二分之一。
其他文献
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一项由教育部组织,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动员发动,由学校具体操作的制度化运转的常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怎样更加贴近中职生、更加具有职教特色,怎样让中职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怎样在快乐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作用,怎样把中职生内心深处闪亮的火花提升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职教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反复探索的课题。设计出便于中职生大面积参加,便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