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在过去的三十五年里,中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中,国有经济改革是一项旷日持久、迄今仍在进行的重要举措。同时,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沪、深两市的筹建与营业,我国资本市场开始建立,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上市融通资金提供了平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历程,实际上是由“国有独资”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过程,是由央企改制上市逐步扩大到省属、市属国有企业的分期分批改制上市的过程。改制上市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经之路,是增强我国国有经济成分控制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国有经济成分借助非国有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的的必然选择。鉴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性以及国有经济成分的重要性,迄今为止,我国已有一大批学者投入到关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成分的研究中。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会计学界的学者将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还未有人从由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所共同构成的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学概念出发对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综合运用资本市场的功能理论(主要包括融通资金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与分配功能)、投资乘数效应理论以及资本杠杆理论,从改制上市与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改制上市与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总量、改制上市与国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改制上市与国有经济成分增长动力之间的关系四个角度,对“改制上市对国有经济成分的贡献度”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量化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时点股本与资本公积的变化考察改制上市对国有经济成分的贡献度,并从这一微观视角扩展到宏观视角,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对新形势下国有经济成分的巨大贡献,即资本市场促使国有经济成分获得迅速发展的机制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