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参桂胶囊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参桂胶囊对抗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研究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大鼠心肌组织蛋白的差异点;研究参桂胶囊给药组大鼠与心肌缺血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蛋白的差异点;通过PDQuest软件分析及Internet蛋白质数据库比对鉴定差异蛋白,从而推断参桂胶囊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补充完善参桂胶囊的研究。  方法:动物适应性饲养一周,自第8天起,参桂胶囊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参桂胶囊0.193、0.386、0.772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容积均为10ml/(kg·d),连续给药十天。末次给药一小时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空白组则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静脉注射前及注射后5s、10s、30s、1min、3min、5min时的Ⅱ导联心电图,测定注射前后心率、心律和T波峰值的变化。测量完毕即刻,取大鼠心肌组织蛋白,每组10个样品各取1ml混合成一个样品做双向凝胶电泳,重复3次,各得到3块胶。根据差异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等电点等信息,在因特网通过SWISS-2DPAGE搜索引擎,进行相关蛋白质的分析鉴定,从而获得一些初步的信息。  结果:心肌缺血模型复制成功,参桂胶囊能够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T波的改变,高、中剂量组较为显著(P<0.05或P<0.01);各组动物心肌蛋白质组经双向凝胶电泳及考染后15块胶平均获得(634±41.3)个蛋白点,对各组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蛋白质斑点发生显著性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点的缺失、增加或者表达量的改变。各给药组蛋白点的变化不明显,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表达明显差异的点共20个,模型组与中剂量组相比较,表达明显差异的点共14个;成功鉴定出2个蛋白点SSP1924和SSP1413分别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ATP合酶α亚单位(ATP synthase alpha subunit)。这些差异蛋白可能参与了急性心肌缺血疾病的损伤与保护过程。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参桂胶囊能明显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症状;心肌缺血后,动物心肌蛋白表达谱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蛋白质可能与心肌组织的损伤与保护有关,而参桂胶囊可使这种改变减轻。
其他文献
中药委陵菜又名翻白菜,白头翁,蛤蟆草,天青地白,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sis Ser.的全草,《中国药典》2000,2005年版收载。委陵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肿瘤细胞的形成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营养与排泄代谢物,VEGF是刺激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之一,VEGFR-2是VEGF的一种主要受体,研究表明阻断VEGF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相互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因此以VEGFR-2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进行肿瘤治疗是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吲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设计出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