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古典哲学家、教育家的思想中,柏拉图最早提出了“四艺”课程和训练思维,发展理性的教育目的,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传统教育理论、裴斯泰洛齐的学科要素教学理论都为要素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古老的东方,“六艺”的教学内容和“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都具有要素主义的色彩。20世纪30年代以巴格莱为首的要素主义者开始在美国登上教育理论的舞台,之后以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与以进步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斗争中,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理论纷呈,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多尔的后现代教育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到当代一些学者兼政客主张的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由于美国社会多元化特征以及教育分权自治的传统,可以说没有一种教育理论是统摄教育改革全局的,但是仔细分析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如确定核心课程,重视数学、阅读、科学等一些基础学科,制定严格的学业标准,建立全国和州统考制度等等,可以看出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在联邦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论文旨在梳理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阐述传统要素主义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以及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影响,介绍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决策以及具体举措,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要素主义与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具体的意见与建议。任何一国的教育都有其历史传统与当代发展,任何一国的教育都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评判,研究发达国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并不表明这些国家已经解决了教育中的难题,而是希望从它们的成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中国教育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是历史积淀与当代发展的结合,中国的教育改革不能盲从于国外的潮流,它要解决的是本土的问题,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未来与世界的未来紧密结合,中国的教育改革不能不放眼世界,在本土问题的探索与世界改革的趋势发展中寻求方向,因此对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美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研究有其理论与实践价值。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中美两国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与举措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在教育领域的某些方面具有可比性,某些方面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中美教育的差别,教育改革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模式。本论文认为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够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是因为这一理论有其合理性和工具性。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主要阐述的是教育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原则,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早期要素主义者认为教育应该传授人类历史发展中文化的精髓,应该传授民主的社会理想,当代要素主义处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因此当代要素主义从国家经济、科技、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核心课程体系,并提高课程实施与评价标准,认为让学生掌握核心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心任务。无论是早期还是当代要素主义者都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学生经验兴趣不能凌驾于学科知识逻辑结构之上,应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在学业上的艰苦付出。任何理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否则就不会有学术的发展,要素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无论早期要素主义者还是当代要素主义者对“要素”的阐述都不具体,都没有回答“哪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积累的精髓?”“如何鉴别对人的素质形成是最有积极影响最有价值的东西?各种人的各种素质形成和教育的时空具有一定的局限,如何从“多而博”的有教育价值的宇宙万象中选择、重构“少而精”的具有“举一反三”效应的东西作为教育内容和课程的实体?谁有权利与能力来设计这种课程体系与内容?①这是课程建设的世界性难题,要素主义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满足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要求的,培养的是工具人,对教育的本真意义——培养真善美的目的人是忽略的。本论文的主要论题与逻辑结构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发展现状及其在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影响”这一主题出发,围绕着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与实践,评析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同时根据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问题,提出要素主义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论文主要分六个部分。(一)导言本部分集中介绍笔者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及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论文的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等。(二)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本部分从哲学层面探讨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根源,分析历史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要素主义思想,比较要素主义与通识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三)早期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本部分追溯要素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要素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介绍早期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阐述早期要素主义对当时教育实践的影响,对早期要素主义理论进行评价。(四)当代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本部分介绍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些持要素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和学者,如莱维奇、芬、赫尔什、贝内特,通过对他们思想的介绍与分析,揭示要素主义的新发展,分析当代要素主义的一些新特点。(五)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对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本部分研究的时间域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这一阶段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发展、改革的实践举措、改革的成效、民众对改革的态度等,进而对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与评析,并阐述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对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影响。(六)反思与借鉴: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研究外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对本国的教育有所裨益,因此结合我国十几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借鉴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合理之处以及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经验,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力图解决方式方法体现本土特点,具有可操作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对当代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与分析目前对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研究还局限于20世纪30年代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和20世纪50年代以科南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80年代后新出现的要素主义者如贝内特、切斯特·芬、黛安·莱维奇、赫尔什等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有学者对芬和莱维奇的思想做了一些介绍),实际上这些人不但是学者,还在美国政界担任要职,他们的言论对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要对这部分当代要素主义者进行介绍与评价,充实当代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二、全面介绍与分析美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本论文从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脉络、政策走向、改革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改革中的矛盾与问题、改革的成效等多侧面、多角度对基础教育改革加以介绍与分析,力图使读者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真实情境,从而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其他文献
本文就工业尾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处理问题,采用新的催化剂,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纪检监察机关自从恢复组建以来,已形成了一支三十多万人的专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文章简述了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功能,结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就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提出了几条发展策略。
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此病的诊断、治疗的发展过程的相关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及各类治疗指南,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从该病的发展,对本病的逐渐认识及研究进程来进一步阐述急
该文针对卫星中的常用调制QPSK,16QAM和新型调制16APSK,32APSK,提出一种自适应构造幅度分布模板,并通过计算实际信号幅度分布向量与幅度分布模板间的匹配误差来进行调制识别的
近年来,由于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许多积极的作用,我国相当多的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的开办了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金融衍生品主要风险类型
目的:探讨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疗效。方法:对65例骨折卧床伴便秘病人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双日为观察组35例,实施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局部按摩等护理干预
目的:比较蒸汽雾化吸入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在小儿急性喉炎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4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使用蒸汽雾化吸入,对照组使用超
大型球形雷达天线罩工程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天线罩结构的球面划分原理并据此及电性能设计方法完成初步的结构设计方案,再进行整体结构的载荷分析和结构优化,最终保证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