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木本粮油树种,在山区开发扶贫及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贮藏不当造成核桃采后的损失占其总产量的12%。因此,核桃种子贮藏品质变化,对于其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贵州省开展核桃产业建设与发展,嫁接需大量种子培育砧木。由于核桃的花期为3月至4月,而贵州在春季又常出现倒春寒,对花芽分化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贵州海拔较高地区,常常导致一些核桃树上出现绝收的现象。种子是植物的原始体和遗传信息的储存体,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料,其质量是生产的关键,而要获得足够数量品质优良的种子,不仅要在田间管理得当,而且还要对收获后的种子加以科学的贮藏。加之林业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做好核桃的贮藏工作,为救灾备荒、避免因贮藏不当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及为核桃嫁接提供足量达标的砧木用种成为一件亟待解决的事。试验选用三种硬壳厚度不同的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薄(⑤核桃,0.85~0.87mm,属泡核桃)、中(④核桃,1.28~1.34mm,属夹棉核桃)、厚(⑦核桃,1.70~1.90mm,属铁核桃),分别进行干藏和湿藏试验。湿藏采用层积沙藏;干藏分为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0℃、10℃),并结合不同包装材料(无包装、聚乙烯塑料、铝膜),设置不同贮藏条件,并在贮藏期间对主要贮藏物质、生理生化指标及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核桃种子品质的影响、核桃种子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及湿藏和干藏比较,以探寻适宜核桃种子的贮藏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条件下核桃的各个活力指标呈现不同幅度的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SOD活性不断上升,POD活性不断下降,CAT活性在0~270d呈下降连续趋势,360d比270d稍有增加;MDA含量不断增加;0~90d以内,核桃种子生活力基本不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均保持在90%以上,贮藏到180d时生活力仍然较高,但处理间生活力大小开始出现差异,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相同时间间隔内核桃种子生活力的下降幅度越来越大,当贮藏360d后,7号(常温、无包装、厚壳)、8号(常温、聚乙烯包装、薄壳)、9号(常温、铝膜包装、中厚壳)处理出现了急剧的下降,降至10%左右,4、6维持在60%以上,1号(0℃、无包装、薄壳)、2号(0℃、聚乙烯包装、中厚壳)、3号(0℃、铝膜包装、厚壳)、5号(10℃、聚乙烯包装、厚壳)生活力保持在80%及以上,常温下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80d。(2)干藏正交试验显示贮藏温度、包装及硬壳厚度对贮藏物质、酶活性、MDA含量及生活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种子活力。含水量主要受温度、包装及硬壳厚度的影响;粗脂肪含量主要受温度及硬壳厚度的影响;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温度和硬壳厚度的影响;可溶性蛋白含量主要受温度影响;SOD活性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硬壳厚度及包装三因素对CAT的影响均较大;POD活性主要受温度和包装的影响;MDA含量主要受温度和硬壳厚度的影响;生活力主要受温度及硬壳厚度的影响,在贮藏达90d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贮藏达180d后差异逐渐扩大。温度对每一个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三个温度水平中,以A1(0℃)最优;在360d的贮藏时间内,硬壳厚度对POD活性基本无影响,综合其它指标的情况来看,硬壳厚度以1 C3(厚壳)为优;包装则对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影响,综合其它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以B3(铝膜)包装效果较好。在贮藏前不仅需要设置适宜的贮藏条件,还应对核桃种类进行选择。9个处理中以A1B3C3(0℃、铝膜包装、厚壳,3号)贮藏效果最好。在不能选择用种的情况下,⑤核桃宜选择A1B3C1(0℃、铝膜包装、薄壳),④宜选择A1B3C2(0℃、铝膜包装、中厚壳),⑦宜选择A1B3C3(0℃、铝膜包装、后壳,3号),A1B3C1和A1B3C2不在正交表内,施用前需进行验证。另一方面,从贮藏360天后生活力的情况来看,10℃下贮藏的4号(10℃、无包装、中厚壳)、5号(10℃、聚乙烯包装包装、厚壳)、6号(0℃、铝膜包装、薄壳)生活力分别为66.7%、88.3%、70.0%,因此,考虑到0℃贮藏成本较高,设置10℃为贮藏温度也不失为较好的选择。(3)综合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干藏和湿藏对比显示,④、⑤、⑦核桃分别以2号(0℃、聚乙烯包装、中厚壳)、1号(0℃、无包装、薄壳)、3号(0℃、铝膜包装、厚壳)干藏处理为最优,但2号与4s、1号与5s、3号与3s在粗脂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及CAT、POD活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生活力差异也不显著,均保持在90%以上。若贮藏时间大致为3个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2、1、3号处理或层积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