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单波长速率达到40Gb/s及以上时,现有的各种编码格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大及光谱效率低下等问题,寻找更有效的新型编码格式已成为当前光纤通信领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利用光的偏振态承载信息实现偏振编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针对多偏振编码器的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首先,在详细分析相位调制器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基于铌酸锂(LN)相位调制器设计出偏振编码器,并且针对附加调制电压信号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编码器的偏振编码的效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一致。同时,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偏振特性,设计出相应的偏振编码器,并且针对附加调制电流信号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编码器的偏振编码效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一致。进而,SOA与LN相结合,利用功率均衡的正交偏振态能很好地保持正交性的特点来实现多偏振编码,设计出串联式多偏振编码器系统,实现了4个偏振态信息的编码。对实验仿真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下一步如何实现更多偏振态信息的编码提供了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