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功能型聚苯乙烯系列复合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为总体方向,以制备方案的简单实用,结构与形貌的有序可控,结果与性能的理想高效为具体的追求目标。本研究中,在胶体稳定理论、异相凝聚法、改进微乳液聚合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两类功能型聚苯乙烯系列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获得了相应的复合乳胶粒子,并对粒子的结构、形貌及性能进行了综合的探究。围绕以上内容,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核壳型聚苯乙烯/纳米贵金属复合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本课题利用热力学驱动的异相凝聚法,将预先制备好的贵金属或其复合物纳米粒子以及聚苯乙烯微球进行自组装,制备具有蓝莓结构的高效包覆的二元复合粒子。该法区别于传统方法利用静电吸引作用或表面化学反应作为驱动力,因此无需经过任何的表面修饰或功能化,简单快捷。同时,该法对于产物粒径及包覆率具有很好的可控性,产物稳定性高,分散性好,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更有意义的是,本课题所得产品对于小分子有机染料的模型催化还原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比相关文献的参考值具有数量级的优势。实验将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催化速率与粒径、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同时对可重复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微乳液的成膜性及其膜性能研究本课题利用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单分散的、软壳硬核结构的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乙酯二元共聚物乳胶。该苯丙乳液具有小粒径(约50nm)、高固含(>15%)、低乳化剂用量(约3%单体质量)等优点,因此成膜性能优异,无需添加成膜助剂,低温下自然成膜。成品膜具有优异的热力学、光学、机械性能。与传统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案相比,我们独创性地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投料方式,其优势在于使用了较少量的乳化剂SDS而营造了一个类似O/W型微乳液聚合的反应微环境,这样既减小了粒径,提高了粒子的单分散性,同时又避免了过多量SDS杂质对成膜性能的破坏。本论文将从产品制备及成膜性两方面做系统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