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探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两高三部于2010年联合出台的《两个证据规定》1首次在立法上明确提出“瑕疵证据”这一概念,同时对瑕疵证据的补正和合理解释作出规定。瑕疵证据制度改变了我国原有对于证据的资格全有或全无的界定方式,丰富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和实践。鉴于瑕疵证据补正制度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种“例外性规则”,为防范其在适用上存在操作困境甚至是偏离常态,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分尤为重要。瑕疵证据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违法的轻微性,主要包括形式欠缺的瑕疵证据和技术性违规的瑕疵证据,因此与非法证据在侵犯法益程度、对证据真实性是否有影响及适用后果上均存在较大的区别。正是因为瑕疵证据侵犯法益轻微且不影响证据的真实性,在程序违法与程序制裁相适应的比例原则、成本收益角度的诉讼经济理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瑕疵证据的补正具有广泛的正当性基础。探讨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问题,理论研究是出发点,还需以具体的、广泛的、动态的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本文将沿着理论研究和实证观察的两条脉络,对丰富的实践案例样本进行考察,立足于实践中瑕疵证据的分布类型、补救情况及补救结果的相关数据,分析这一制度在实践运行中的规则失灵之处:侦查人员对瑕疵证据存在的价值错位、辩方话语权的缺失;同时揭示瑕疵证据补正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瑕疵证据的范围、补正和合理解释的限度、补正的程序规则等因素的不甚明确导致实践中这一规则适用缺乏限制,容易被公权力利用,影响办案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纠正违法取证行为,使得瑕疵证据补正规则的司法运行违背立法者的初衷,程序正义受到挑战。瑕疵证据补正规则应当以限制适用原则、严格适用原则贯穿始终,深刻认识到瑕疵证据的制度风险并构建相应的解决路径:在对瑕疵的判断上,建议限缩瑕疵证据的范围、明确判断标准,将证人证言等非被告人供述的其他陈述排除在瑕疵证据的适用范围之外;对补正及合理解释的顺序、方式及标准进行限制,明确补正优先的理念并对合理解释的“合理”二字从证明标准的角度进行探讨;最后强调构建相应的程序法则,从补正程序的启动、期限及次数、审核、结果、配套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规制,力求应对当下瑕疵证据补正规则的发展困境,期以促进我国瑕疵证据制度良性运行及证据理论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般仔猪生下后,每周3天,每天喂1次2.5毫升EM原液,可有效防治仔猪拉稀和黄白痢。当仔猪发生黄白痢时,每天用20~30毫升EM原液喂服,连喂3天,用量根据仔猪大小和病情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区域系统是由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系统,区域系统协调是这一复杂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子系统之间不断协同、相互促进,由
<正>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其周围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在日常生活劳动中,椎间盘始终承受不均匀的压力,不断地被挤压和牵拉,容易发生慢性劳损与变性,
会议
<正>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也逐步步人市场竞争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为了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增收节支,降低运营成本,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稳
会议
<正>一、创新背景北京昌平区实验学校是一所由普通完全中学转制而成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012年以来,学校聚焦立德树人,积极探索怎样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名学生在每
会议
<正> (一)翠绿1号扁豆特征特性 该扁豆根系发达,植株蔓生,主蔓长2.5米。叶心脏形,叶脉明显。在4~6叶时从叶腋间抽生出总状花序,两侧呈对称开放。花为紫红色,每个花序结荚10个
本文针对当前技工院校时事教育存在问题,阐述了时事教育进入技工院校政治课堂的必要性,提出了解决时事教育的课时设置、内容摘选、教学方式等问题的具体对策。以广东省某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