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里罗(1936-)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广泛。小说《白噪音》发表于1985年,该书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并为作者赢得1986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白噪音》以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消费社会为背景,讲述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惧怕死亡的生活。《白噪音》是唐·德里罗本人对“死亡”问题的深入思考,被称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死亡之书”。本论文借助法国哲学家、社会评论家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解读小说《白噪音》中的死亡恐惧,进而揭示消费社会的弊端。本论文划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白噪音》的文学价值及研究现状、国内外学术界从消费社会及抗拒死亡恐惧等方面对《白噪音》所做的研究。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依据,即,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并阐释小说《白噪音》中所体现出的消费社会中的死亡恐惧。第三章主要研究小说主人公杰克·格拉迪尼的死亡恐惧在家庭生活、学术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消费社会中的婚姻、学术研究及突发事件等都被沦为消费对象,个体在消费事件的同时也被事件所消费。第四章重点分析杰克·格拉迪尼为逃避死亡恐惧在科技、宗教及医疗等方面所寻求的庇护。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的发展为现代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在深层次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需要人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人们的宗教信仰丧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消费社会的购物崇拜。现代医疗也无济于事,传统的医患关系在消费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五章总结主人公死亡恐惧的具体表现及其采取的逃避性措施,进而揭示美国消费社会的弊端:科技的负面影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超级市场及大众传媒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角;物质财富积累的背后是消费者空虚的内心和遭受恐惧折磨的灵魂;变异后的医患关系令人震惊。唐·德里罗在《白噪音》中没有指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出路,但探寻出路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读者思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