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脱媒是指由于金融管制的存在,资金供给直接到达需求方和融资者,而没有经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体系。美国最早出现金融脱媒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出现这一现象大概是在十几年前。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已经进展过半,资本市场也在进一步成熟,这三大背景因素在不断削弱着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中介的作用。资金的需求者们越来越更多的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另外,居民也开始把钱更多的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单一的把剩余的资金存进银行。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存贷款业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 不同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仍然是以银行为主导,在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量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严重减少,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整个金融体系也受其影响。所以,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的具体状况加以结合的情况,对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它对商业银行经营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给出一些意见和对策。 本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等;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金融脱媒的内涵以及金融中介理论,为后面章节的展开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别从中国金融脱媒产生的背景、中国金融脱媒情况的现状展开分析,围绕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为主题,从我国政策影响、经济发展实况、社会变化环境、微观经济主体和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几个方面剖析金融脱媒产生的具体原因;第四章分别从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商业银行的创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在金融脱媒的影响之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被反推着进行一系列的改变;第五章主要讨论了国外相关经验的启示与借鉴,以美国为例介绍了其在解决与应对金融脱媒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经验与见解,其经验教训能为我国商业银行面对金融脱媒时提供有力的帮助;第六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建议和对策,根据以上分析可清晰看到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但是机遇与险境并存,我国商业银行应在这种环境下注重自身发展完善,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的发展经验,通过突破创新积极应对金融脱媒,为加快金融脱媒下自身企业的壮大做好铺垫;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