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戏曲和电视剧是不同历史时期拥有观众数量最多的大众艺术。在古代,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都不开戏曲,戏曲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古代戏曲自宋元形成以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其流传到现代被称作传统戏曲,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仍然是中国大众文化生活的主流品种。而今,我国每年生产数万集的电视剧,每天数十亿的电视观众收看电视剧,使得电视剧成为了现代大众休闲生活的首选方式。从城市到农村遍及、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吸引人们的电视剧播映时甚至造成街巷一空的景象,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观赏电视剧成为我国文化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传统戏曲作为我国最普及的综合艺术之一,在古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最终趋于成熟,为我们在戏曲理论、戏曲剧本、戏曲表演、戏曲音乐等各个方面留下了丰富的理论精华和实践经验。古代戏曲理论,特别是古代戏曲编剧理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戏曲编剧理论精华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电视剧在我国走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和电视剧的高产量相比较,电视剧理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电视剧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电视剧编剧理论,电视剧理论的发展滞后很大程度是由于电视剧编剧理论的发展滞后。尽管,这五十年来,电视剧编剧理论也伴随着电视剧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时至今日,具有民族特色的电视剧编剧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电视剧编剧理论缺乏民族特色成为了电视剧编剧理论发展现存的关键问题之一。开展丰富我国电视剧编剧理论民族特色的工作迫在眉睫。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为我国古代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富含民族特色,集民族性、历史性、社会性于一身,是我国古代大众艺术的杰出代表。丰富电视剧编剧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我们传承古代戏曲编剧理论精华,有利于构建富含民族特色的电视剧理论体系,有利于戏曲和电视剧实践的发展。如今观众对电视剧的要求日渐提高,要想更好的满足广大电视剧观众的需求,就需要我们不仅仅在数量上追求高产量,电视剧的质量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电视剧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电视技术的进步,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使得电视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电视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则依赖于电视剧理论的成熟,成熟的电视剧理论,有助于为电视剧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电视剧的良性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从研究古代戏曲编剧理论出发,重点关注我国古代戏曲编剧理论中富含民族特色的理论成果,并加以吸收,吸取古代戏曲编剧理论的研究成果。针对电视剧编剧理论现状,提出借鉴古代编剧理论,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电视剧编剧理论的思路和理论思考,为推动我国电视剧理论发展做出微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