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球轴承固体润滑涂层制备与承载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润滑陶瓷球轴承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滚动体表面和滚道表面润滑改性是轴承固体润滑的重要来源,同时接触表面改性对轴承内部承载特性和疲劳寿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陶瓷球表面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及固体润滑陶瓷轴承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陶瓷球表面制备自润滑膜的工艺,建立了固体润滑轴承内部接触分析的方法。利用离子注入与沉积工艺在氮化硅陶瓷球和陶瓷片上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膜。陶瓷片表面较容易沉积均匀的DLC膜,而陶瓷球表面制备DLC膜时,需要设计特定夹具,使球在离子注入沉积过程中自由滚动。对制备的DLC膜的厚度、硬度、弹性模量、摩擦磨损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此工艺在陶瓷片和陶瓷球表面制备的DLC膜分布均匀,具备较好的结构、力学性能,具备较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利用球磨工艺在陶瓷球和钢球表面制备了MoS2薄膜。对制备的MoS2膜的厚度、元素成分、摩擦磨损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钢球和陶瓷球表面制备的MoS2膜分布均匀,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改善了基体材料的抗磨性能。利用转移法在陶瓷球表面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基复合材料润滑膜。完成了转移膜制备试验台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初步试验。利用ANSYS软件对陶瓷球轴承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对无表面改性膜球—平面基体、球—轴承沟道、球—带表面改性膜平面基体三种模型进行了接触分析。结果表明ANSYS最大等效应力为赫兹接触应力的60%~80%,而表面改性薄膜对接触应力大小和分布深度均产生影响,适当设计改性膜层厚度可提高基体材料抗疲劳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以CBL责任制带教路径为指导的分阶段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5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9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
本文以南海子公园二期的山体种植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为介绍重点,阐述项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探讨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望对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1998年,北京市植物园首次将帚桃这一新的桃花类型从日本引入中国,帚桃的引入不仅增加了观赏桃花的类型,而且丰富了桃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近年来,帚桃虽然逐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该文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一般定义和区块链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区块链1.0、区块链2.0和区块链3.0。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根据云存储、云计算、分布式账户和共识算法构建可信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