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而儿童在认知、心理、性格等方面与成人相差甚远,因此译者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保存原作的童趣和韵律,又要将之传递给目的语文化中的儿童读者。《彼得·潘》是一部以成长为主题的经典童话,在儿童文学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从出版开始,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也有数种不同版本的译作。作品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故事情节富有吸引力,给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的目的即是使目的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理解和接受外国文学作品,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读者反应是否对等,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他认为,理想的翻译不应该仅仅拘泥于形式对等,而是找到与原文最自然且最贴近的对等语。换句话说,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等值。与以往重视译文与原文的对照、单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来研究的翻译理论不同,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读者的主体作用,它指出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本文试图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彼得·潘》的两个中文译本,从意义对等、形式对等、文化对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第一个译本是杨静远和顾耕于1991年完成的译本,也是迄今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另一个译本是马爱农于2011年完成的译本。通过对两个译本的分析评价,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以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征、国内外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以及对《彼得·潘》的研究。第三章理论框架,论述功能对等理论的两种类型及其在儿童文学翻译的应用。第四章概括介绍詹姆斯·巴里、《彼得·潘》的故事情节和《彼得·潘》的两个中译本。第五章对比研究,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意义、形式、文化等三方面分析《彼得·潘》的两个中文译本。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回顾与总结。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一种通过生物发酵制得的多聚氨基酸——γ-聚谷氨酸(γ-PGA)对冷冻甜面团抗冻活性和冷冻甜面团面包质量的影响。主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质构仪和感官评定等方法
国家进步离不开人才,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世界各界人士的重视。剖析人生整个教育历程,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正式教育之根本,有着举足轻重
新媒体的兴起是信息时代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表现在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方面。面对这种情况,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地
在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基础上,胡荫奇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善于用桂枝加葛根汤辨治风湿病,效果颇佳。胡师认为桂枝加葛根汤内外兼治,既可调和营卫,又能升督脉阳气、疏通气血
为优化番龙眼实木地板基材的紫外光固化油漆涂布工艺,研究了由3种油漆构成的6种涂层结构对漆膜柔韧性、附着力、硬度及耐磨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结构对漆膜的柔韧性、附着
<正>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所
生物保鲜(biopreservation)是当今食品保藏和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细菌素和产细菌素菌种在食品生物保鲜中的应用策略。本文主要介绍最新的产细菌素乳
大王庄油田注水井井筒条件复杂、储层结构特殊,常规的机械分注工艺效果较差,注入水单层突进问题严重,水驱效果差。针对该区块套管变形、损坏、地层出砂、夹层薄等问题,开展了
<正>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是最早以"合资"形式将"大卖场"这个业态引入中国的零售商,也是最早在中国实现农超对接的外资零售商。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榜"数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本文在对已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