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的社会支持: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生已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而其社会支持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本文包括问卷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两部分。首先以南京地区的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互惠平衡问卷》、《领悟获得支持量表》、《领悟提供支持量表》以及测量“获得支持的恩惠感和欠负感”和“提供支持的代价损耗”的情境叙事文本作为研究工具,对整群抽取的316名高职生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280份。然后采用访谈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阐明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的特点。访谈研究通过方便取样和目的取样选取了13名高职生,每个受访者访谈1次,每次约2小时。经受访者的同意对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录为文本。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意义化、登录、编码、归类、分析和成文等过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的平衡性表现为内容上的失衡和形式上的平衡。(2)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在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三种社会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别为“无需回报”式的、“投桃报李”式的和“知恩图报”式的平衡,社会关系是二者平衡的相关影响因素。(3)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在工具支持和情感(陪伴)支持两种支持类型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分别为“直接”的平衡和“间接”的平衡,支持类型是二者平衡的相关影响因素。(4)恩惠感和欠负感能有效地影响获得支持对于提供支持的作用。处于积极的恩惠感状态下的高职生有原则地提供支持,而处于消极的欠负感状态下的高职生无原则地提供支持。(5)影响高职生提供支持作用于获得支持的主要因素,在强制型、自愿型、祈祷型和自足型中分别为代价损耗及社会道德、双方对提供支持重要性的衡量差异、对助人助己的信念和自我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界定网络低俗事件,分析网络低俗事件的特征及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分析当前网络低俗事件普遍存在的受众心理原因;选取“
矛盾态度是态度发展的新方向之一,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而消费者矛盾态度是指消费者对于同一件商品既有积极评价也有消极评价。矛盾态度的测量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通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矛盾程度不同的个体的信息选择性注意的研究目前还未有统一的结论,与此同时矛盾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在线购物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线口碑更是我们线上线下进行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线口
张友渔原名张象鼎,1927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秘书长时被捕入狱,1928年3月由山西同乡会通过当时的财政总长董士恩出面保释而出狱。    《泰晤士晚报》总编辑——《泰晤士报》总编辑——天津市政府宣传科长    张象鼎出狱后到了天津。在狱中丢掉了中共组织关系,他急于接上,心中焦急苦闷。这时,他得到弟弟张彝鼎的消息。张彝鼎在张象鼎来北京之前,就被清华大学保送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参加了国民党,回国后,当了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