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意识的崛起,使女性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那么,她们如何通过学习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为此,本研究基于女性学习理论,以“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实践中如何学习”为核心问题,运用叙事探究方法,选取3位研究合作者(W、Z、L),探究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偏好以及障碍,致力于构建有效的学习支持体系,从而为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学习提供借鉴。通过对个案访谈文本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发现:一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偏好。研究发现,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容易受到“情感”知识的指引,通过联结型认知的建立来构建相关的学习关系。在学习方式策略上,她们更愿意通过模仿学习来积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目标上,她们往往以顺应学习为主。二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偏好的原因。相对于男性,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她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由于自我资源的有限,她们往往通过建立有效的学习关系进行获取;由于在学习方面自卑和缺乏冒险精神,她们更倾向于模仿学习;由于女性对知识图式的信任,她们希望实现顺应学习。三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中的障碍分析。由于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原因,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由于外部刻板印象的影响,她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承受来自更多的外界压力;由于沟通符号的限制,她们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受到限制;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她们的学习机会受到削弱。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策略:一是在学习策略上,合理建构社会资本以获取学习资源;克服相关障碍,合理实现角色与学习时间的平衡;在模仿学习中探索创新;在反思中有效的行动。二是在学习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打破刻板印象,破除性别枷锁;提供符合女性学习时间的课程;遵循女性特质,有效实现知识迁移;提供外部支持,获得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