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与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和维持人脊髓样神经干细胞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因其组织修复及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被认为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并成为再生医学和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机体内不同区域干细胞巢的NSCs有各自区域特异性的表型,临床前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提出,区域特异性NSCs对相同区域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能力更强,如脊髓区域特异性NSCs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优于大脑区域特异性NSCs,因此体外培养获得脊髓区域特异性NSCs的方法对于治疗脊髓损伤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获得脊髓特异性NSCs的方法,但步骤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前人报道的,简单高效获得脊髓特异性NSCs的方法,即利用添加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体系,由人多能干细胞诱导获得稳定的NSCs,将其命名为CLNSCs,随后以CLNSCs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特征、基因表达模式及其维持自我更新的重要信号通路进行了研究。一、CLNSCs诱导方法的建立与鉴定使用N2B27添加CHIR-99021和LIF的培养条件(CL)诱导人多能干细胞,为了验证方法的普适性,使用了1个胚胎干细胞系和2个诱导多能干细胞系。诱导2-3天即可形成表达NESTIN和N-cadherin的神经玫瑰花环(neural rosettes)结构,7-10天获得可稳定传代的神经球。得到的CLNSCs可通过神经球培养方法传代50代以上。CLNSCs的多能性标记基因OCT4和NANOG表达下调,而早期神经标记NESTIN、SOX2和PAX6升高,同时CL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异种嵌合研究结果显示CLNSCs注入小鼠第六天胚胎(E6.5),将嵌合胚胎于体外培养2天后,注入的CLNSCs仍然表达NESTIN和TUBB3,并整合到小鼠表达外胚层标记的区域。二、CLNSCs的脊髓特异性分子表达模式对CLNSCs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RNA-seq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LNSCs的基因表达功能富集与神经命运决定高度相关。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显示CLNSCs富集到脊髓相关的GO(gene ontology)本体,包括脊髓模式、脊髓背侧/腹侧模式和脊髓发育。脊髓区域特异性标记HOXA1-4、HOXA7、HOXB1-4和HOXC4明显升高,而低表达大脑组织特异性NSCs标记基因FOXG1和OTX2。三、Wnt信号通路在CLNSCs中的作用CLNSCs的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到显著变化的Wnt信号通路,其中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降解复合体成员AXIN2和APC2高表达,β-catenin(CTNNB1)表达较hPSCs减弱,Wnt/β-catenin靶基因c-MYC转录水平显著下调,同时免疫荧光染色呈阴性。加入Wnt/β-catenin抑制剂IWR-1和XAV939培养CLNSCs,获得了可稳定传代神经干细胞系CLINSCs(添加IWR-1)和CLXNSCs(添加XAV939)细胞系,CLINSCs和CLXNSCs与CLNSCs表型相似,低表达OCT4不表达NANOG,高表达神经标记SOX2、NESTIN、PAX6,并与CLNSCs同样具有向三系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表明CLNSCs自我更新不依赖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而RNA-seq富集的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中,WNT7A、WNT7B、WNT5A和WNT5B在CLNSCs中高表达,提示CLNSCs的自我更新可能与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无血清无转基因的CL培养体系,成分明确,方法简单,可高效将人多能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干细胞,获得的CLNSCs表现出脊髓区域特异性,不但可作为研究神经发育的细胞模型,也能作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来源,将来在临床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针对内蒙古中部地区青贮玉米氮素利用低效、生物产量少,以及施氮水平对土壤生物特性与根系空间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本试验于2018-2019年,以“种星青饲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六个施氮处理(N0、N8、N12、N16、N20、N24,分别为0、120、180、240、300、360 kg N hm-2)下青贮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学特性、植株产量、品质形成以及氮素转移利用的差异性
高速动车组同一车厢的两个转向架同相蛇行运动频率与车体固有上心滚摆频率接近时,车体因共振而出现低频周期性晃动,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还会造成脱轨。本文根据低频周期性晃车成因,提出一种以车体横向加速度为研究对象的诊断方法。首先设置车体横向加速度阈值,对超阈值处延拓获得可能存在问题区段,然后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对这些区段车体横向加速度信号进行频率自适应分解,得到多个分量;通过计算标准差确定主分量,判断主
NAC(NAM,ATAF1/2,CUC1/2)转录因子是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了NAC转录因子家族对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调控机制,然而对于NAC家族中的NAC100和NAC055基因功能鲜有报道。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为阿拉善荒漠区特有的起源十分古老的珍稀泌盐植物,因其独特的形态
小鼠胚胎干细胞系(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按照其来源和特征总体可分为原始态(na(?)ve)和激发态(primed),它们在表观遗传、转录调控、分化潜能等方面有不同的特性。干细胞的同质性以及稳定性对其应用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仍未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对调控和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细胞通路进行深入探索,探究化学成分明确的胚胎干细胞培养条件,继而得到特性稳定的
β-羟丁酸脱氢酶2(β-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2,BDH2)是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成员,可以催化哺乳动物铁载体生物发生中的限速步骤,在细胞内铁稳态、能量代谢以及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Bdh2基因在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还未见报道。新型胚胎干细胞系(Advanced embryonic stem cells,ASCs)是本实验室建立的一种具有更高分化潜能的干
产出导向法(POA)理论倡导“学用结合”,将“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以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准实验的方法检验其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听说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方面有积极效果,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但因课时有限,对学生听力水平的促进效果并不明显。
语块产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韶关学院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结合语块理论和产出导向法相关理论及"驱动—促成—评价"的课堂教学过程提出的一种以地道语料输入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观点达成和语言产出为目的、以多元化评价方式达到以用促学为特征的新型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研究显示,该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语块运用的准确性,同时地道的语言输入也拓宽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骡子不育众所周知,但在一些情况下,当母马骡或母驴骡与公马或公驴交配后偶尔也可以产驹。自1928年起,全世界有详实记录(核型分析或照片)的骡子后代约有30头(包括我们收集到的4头)。关于骡子可育的偶然成因,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亲缘假说,认为偶然可育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只含有其母系染色体组的卵子(完整的一套马或驴的染色体组),由此可育。但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部分骡子后代的表型(体型、毛色)及核型(染色体数、染
目的:研究大米草黄酮(Spartina anglica flavone,SAF)的体外抗菌效果及机理。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等5种常见临床病原菌为试验菌株,采用牛津杯法测量抑菌圈并观察SAF的药物敏感性;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SAF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量经5 g/L SAF处理后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液中的磷含量,并通过SDS-PAGE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