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外貌注重,因脂溢性角化病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大部分典型病例诊断较容易,但不典型者易与色素痣、病毒疣、鲍温氏病、软纤维瘤、恶性黑素瘤等皮肤病相混淆,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困难。通过收集与分析2014年至2017年3月就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临床确诊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希望对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带来更多的线索。方法:收集病例资料全部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4年至2017年3月之间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通过复查患者病理切片与临床病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年份、发病部位、病理诊断等信息,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进行分析,发病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和秩合检验,对于患者年龄使用中位数M(Q)表示。结果:1、共统计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患者病例总数为1128例,其中经组织病理活检证实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病例数为950例,诊断准确率为84.2%。2、容易与脂溢性角化病误诊的有日光角化病、寻常疣、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日光性黑子、皮内痣、鲍温病、复合痣、扁平苔藓样角化病、尖锐湿疣、黑素棘皮瘤及汗孔瘤。3、SK发病的男女比例0.72:1。其中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92岁,平均年龄59.01±11.84岁,年龄中位数为60岁,男性年龄的中位数为60,女性年龄的中位数为59岁。4、SK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为头面颈其次是躯干。5、从2014年至2017年3年间SK的病检率一直呈现稳步的上升趋势。6、SK在46-60岁的年龄段为发病数量最高的年龄段,其次为61-75岁。7、在SK的病理型中以角化过度型和棘层肥厚型最为常见。结论:1、SK为常见良性皮肤肿瘤,在头面部、躯干、会阴部及四肢常常分别与日光角化症、寻常疣、尖锐湿疣及扁平苔藓样角化病难以鉴别。2、发病部位主要集中于头面部及躯干,男女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多与男性患者。3、SK的病理型中以角化过度型和棘层肥厚型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