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死亡率高达25.2/10万,居各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临床研究表明,约60%的胃癌患者虽采取了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其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但最终仍死于复发和转移。因此研究胃癌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探讨新的治疗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胃癌肿瘤细胞通过侵袭转移扩散至远隔部位是导致胃癌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糖磷酸化蛋白,是一种转移相关蛋白,能够促进肿瘤组织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迁移,参与肿瘤组织中毛细血管床的形成,在肿瘤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对细胞的迁移和肿瘤浸润、转移起着重要作用,其活性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前有关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中OPN和uPA mRNA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检测OPN及uPA mRNA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探讨其在胃癌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7年9月~2008年6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共40例,并按“胃癌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登统分组。在术中分别采集新鲜胃癌和正常胃粘膜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以上),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或生物治疗等干预措施。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胃癌及正常胃粘膜中OPN和uPA mRNA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以?-actin作为内参照标准。所有资料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OPN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1)胃癌组织OPN mRNA的表达水平(1.01±0.19)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水平(0.75±0.1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2)胃癌组织中OP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分型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 >0.05)。(3)胃癌组织OPN mRNA在浸润深度T3+T4组的表达水平(1.08±0.14)高于T1+T2组的表达水平(0.74±0.0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1.09±0.1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0.77±0.09),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组的表达水平(1.07±0.16)高于I-II期组的表达水平为(0.81±0.1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 uPA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1)胃癌组织uPA mRNA的表达水平(0.89±0.24)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水平(0.60±0.1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胃癌组织中uPA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分型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 >0.05)。(3)胃癌组织uPA mRNA在浸润深度T3+T4组的表达水平(0.95±0.23)高于T1+T2组的表达水平(0.66±0.0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0.98±0.2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0.64±0.0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组的表达水平(0.94±0.24)高于I-II期组的表达水平为(0.70±0.1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胃癌组织中OPN及uPA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66,P<0.05)。结论:1胃癌组织中OPN及uPA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中OPN及uPA mRNA的表达水平,说明OPN及uPA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2胃癌组织中OPN及uPA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分型及分化程度均无关。胃癌组织中OPN及uPA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的转移、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升高。说明OPN及uPA的表达升高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临床病理进程有关。OPN及uPA mRNA可作为研究胃癌发展的临床生物学指标。3胃癌组织中OPN及uPA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在癌组织中表达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侵袭转移的判断,为判断预后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