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学是一门动态学科,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正是无可避免的处在这种变化中,并通过教学流派和学习理论的更新得到体现。在中国,英语教学几乎贯穿所有地区的大学。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学生们的英语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这种进步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因此,中国的英语教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中国的英语教学开始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的交际教学法转变。课程改革把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等概念融入到现代教学观里,同时个性化教学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教学理念也已作为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先决条件被着重提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也因此发生了转变。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作为中介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使中介理论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着重结合认知主义、人文主义及社会互动主义教学法对中介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而且,从本质上讲,社会互动主义是研究分析中介作用的基础理论,因为其坚持教师和学生在推动学习进程中的共同作用,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在互动教学环境中怎样的教师学生关系才能对终身学习者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在中国,外语教师中介者作用的研究也是近期才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旨在研究教师中介作用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此项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北京某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学生对中介作用的看法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做法,并运用EXCEL统计程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教师的终身职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总体上都认为中介作用对课堂学习很重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经常在课堂运用他们认为重要的中介工具。只是有时教师的中介方式并不能和学生的期盼达成一致。这种分歧充分揭示了为什么课堂教学有时并不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受益。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系统分析,中介工具的使用对语言教学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学习任务等因素在互动式的教学环境中合作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通过中介工具对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此项研究紧随当今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并为学生如何成为有效的终身学习者及教师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自己的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