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以化石能源集中式利用为特征的电力系统运行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革,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与共享的智能电网或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最终改变能源利用模式、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在新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智能、兼容、节能环保以及高功率密度的发展需求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与高频电磁耦合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现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一种典型拓扑是基于级联H桥整流器与隔离双向DC/DC 变换器(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IBDC)两级变换电路的级联式PET拓扑。级联式PET具有交流波形质量好,电压和双向功率控制灵活,能提供灵活的交直流供电端口,以及易于模块化拓展等优点,但同时其多级功率变换、多模块组合方式对其控制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改善波形质量同时降低开关频率,提高双向功率下系统暂态响应性能和稳定性,以及改善不同应用场合PET的运行效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混合脉宽多电平调制方法研究。基于波形分解以及一维傅里叶级数和双重傅里叶积分方法,对PET输入级CHB电路混合脉宽调制(Hybrid Pulse Width Modulation,HPWM)的频谱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HPWM任意电平输出电压频谱解析表达式,为HPWM技术的研究应用、变流器的谐波分析及滤波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基于所推导的频谱计算式,将HPWM与常规载波移相(CPS)方法的调制性能进行了对比。2.不同输出方式下的级联式PET子模块均衡控制策略研究。针对输出并联型PET拓扑,分析了 IBDC级ISOP等效电路输入均压和输出均流的内在关系,提出IBDC级直流链电压均衡控制策略,同时可实现功率均衡。所提方法无需CHB级均衡控制器以及高精度电流传感器,且可实现控制环路间的解耦以及模块化控制结构。对于级联式PET-电池储能系统中输出独立型PET,提出基于HPWM调制的电池均衡控制策略,由IBDC控制直流链电压均衡稳定,CHB采用HPWM方法实现对各电池单元进行差异化充放电及SOC均衡控制。3.CHB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基于CHB静止坐标系模型,提出一种状态反馈线性化与自抗扰控制技术相结合的非线性控制策略,无需旋转坐标变换,可确保系统稳态控制精度及动态抗扰性能。根据系统仿射非线性模型及微分几何非线性理论,选择基于部分反馈线性化的零动态设计方案,采用二次型最优方法对线性电流环部分的反馈增益进行确定,并引入谐振环节以补偿跟踪相差;对于零动态(电压平方)则采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在负载大范围扰动时的控制品质。4.CHB和IBDC前后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针对PET两级变换结构,提出将输出电压控制与直流链电压控制的任务分派至CHB级和IBDC级共同承担的协调控制策略,以缩减两级功率差,降低直流链电压动态波动,提高双向功率运行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及稳定性。基于频域法对负载扰动下的直流链电压波动响应进行了建模分析,以及基于根轨迹和灵敏度对闭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独立控制策略进行对比,论证了协调控制方法的优越性。此外,为确保子模块直流链电压均衡,在IBDC级设计均衡控制器,与协调控制策略合并,得到结构紧凑的PET整体控制策略。
其他文献
新闻摄影在瞬间能够将新闻事实的中心内容明确真实的反映出来,新闻摄影语言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性能够非常好的记录,同时对形象价值没有完全忽视。通过人们的视觉优势视觉形象和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是20世纪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30多年来一直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前沿,导致了学科的一场革命。我国经国务院批准于1998年春正式加入大洋钻探计划,年付50万美元,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associatedmember)。加入大洋钻探计划近5年来,已经取得重大进展。(1)成功地在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帮助人们与计算机实现沟通,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对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与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衔
在新闻写作中,人物通讯写作的分量举足轻重。如何写好人物,是每个记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人物通讯,既要写出先进人物共性的一面,也要写出不同人物在性格、情感、经历以
[目的]以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促进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03—2014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