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含油性定量评价及预测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剩余油气资源的隐蔽性越来越强,岩性油气藏在勘探领域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临南洼陷作为惠民凹陷最重要的洼陷,经历四十余年的构造油气藏勘探后,寻找岩性油气藏成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近几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岩性圈闭的含油性变化较大,其含油性和充满度大小的估算已成为油田勘探决策、井位部署及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目前急需一种合理而可靠的评价方法来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含油性,从而提高油气勘探效益、满足岩性油藏勘探实践的要求。本论文围绕建立岩性油气藏含油性预测模型,并对临南洼陷有利勘探区进行预测这一目的,首先从研究区选取砂岩透镜体、砂体上倾尖灭和构造-岩性三种典型岩性油气藏,从砂体层位、埋深、构造部位、沉积体系、储层物性、圈闭充满度和含油饱和度等方面对其成藏条件进行解剖,结果表明,三个区块的砂体都类型都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但是含油性存在差异。其次,从临南洼陷选取14个岩性油气藏砂体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砂体基本特征、砂体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集特征及含油气特征等,结合典型油气藏的解剖认为临南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构造特征,沉积相、烃源岩生排烃强度以及储集条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临南洼陷岩性油气藏含油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临南洼陷储集子系统与生排烃子系统对岩性油藏含油饱和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影响权值分别达到了0.57和0.28,其中埋深与含油饱和度有密切关系;储集及运聚子系统对本区岩性油藏的充满度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权值分别达到0.5和0.26。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油性定量预测模型所需参数,并利用逐步回归、剔除变量的数学地质方法,建立了预测临南洼陷岩性油藏含油性的模型。根据这一模型,结合成藏主控因素,预测基山三角洲岩性油藏有利目标5个,指出江家店—瓦屋三角洲是砂体透镜体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营子街地区则有利与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以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的MODIS数据为遥感信息源,结合地质、岩性、地形图等基础资料来展开广西全区的石漠化遥感调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广
西格陵兰地区位于对气候变化极敏感的北极—北大西洋地区,使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格陵兰的峡湾系统连接了海洋和陆地的环境,因此其沉积物记录能同时反映海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