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变率下金属材料力学行为的微观模拟及势函数构建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其成分组织和微观结构等因素紧密相关,材料的失效破坏行为主要源于位错、层错、晶界以及孪晶界等微观缺陷。本文首先在原子尺度上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微观结构和温度对TiAl合金力学性能及其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准确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是保证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合理可靠的重要前提。为更深入研究材料力学行为,本文以金红石相TiO2材料为例,在电子尺度上开展了势函数构建的探索性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值和实验值构建了该材料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基于现有文献研究结果,对所构建势函数的正确性进行了相应的验证。以LAMMPS软件为模拟平台,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晶粒尺寸和温度对TiAl合金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粒尺寸<8 nm时,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纳米多晶TiAl合金的屈服应力增大,出现反Hall-Petch现象,此时主导TiAl合金塑性变形的是晶界迁移和晶粒旋转;当晶粒尺寸>8nm时,屈服应力对晶粒尺寸的敏感性降低,此时塑性变形的主导机制为晶粒内部位错滑移和变形孪晶生长。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杨氏模量增大;但随着温度升高,杨氏模量反而降低。此外,温度升高会导致位错密度降低且晶界处位错发射时间延后。同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孪晶界等微观缺陷和温度变化对纳米多晶TiAl合金微观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00 K时流动应力存在明显的拉压不对称性,增加孪晶界距离(TBS)会导致压缩时的纳米多晶TiAl合金流动应力比拉伸时的平均值高14.9%,而当温度增加至600 K时,该值增加到29.9%。逐渐减小TBS,流变应力先增大然后降低。这是由于TBS的变化引起了纳米多晶TiAl合金塑性变形机制的转变。当TBS≤2.16 nm,不全位错在晶界处形核发射并平行于孪晶界运动;当TBS>2.16 nm,位错在孪晶界和晶界的交叉点处形核发射并与孪晶界运动方向相交。并且发生这一转变的临界TBS值还受温度的影响,在600 K时的临界值为3.59 nm,大于300 K时的临界TBS值2.16 nm。其次,基于Buckingham对势模型构建了一种适用于金红石相TiO2晶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并运用所构建势函数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得到金红石相TiO2晶体的晶格常数、体模量、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等参数,并分别与实验值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新构建原子间势能够准确地计算金红石相TiO2的晶格常数、体模量、剪切模量和弹性常数等物理参量。此外,还对金红石相TiO2的熔点进行了计算验证,发现该势函数计算出的熔点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所构建势函数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方法 :用倒置显微镜和MTT法观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生长和增殖变化。结果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健康人群之间血清25(OH)D_3水平的差异,探讨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860岁男性顽固性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119名及对应年龄组的健康体检男性患者120名,将其按年龄分层(1844岁、4560岁)检测不同年龄层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正常健康人群否有差异。将1844岁青年组
“一押到底”、“超期羁押”等现象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增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虽未将羁押设置成独立的强制措施,但在制度
液压技术在机械制造加工等许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着制造强国迈进。而其中的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液压技术的核心,通过液压泵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大幅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压叶片泵浮动配流副油膜温度的分布,由于配流盘与转子、定子形成的摩擦副一直以来作为叶片泵优化设计的难点,对叶片泵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选用了叶片泵浮动配流副作为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肿瘤可以导致骨缺损,需要通过骨移植进行修复。尽管现在已经存在很多种的骨移植技术,但由于附加手术侵袭,自体骨源的限制,异体骨免疫排斥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研发骨诱导材料代替骨移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1965年Urist证明移植脱钙骨可以诱导骨骼肌形成软骨和骨。骨形成蛋白作为一种活性的骨诱导因子已经被证实存在于脱钙骨基质中,促进骨质形成。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
目的本研究就腮腺后下极直径小于3cm的良性肿瘤采用绕下颌角小切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及腮腺主导管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通过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剩余腺体组织分泌功能的保存情况,探讨该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6月,宁医大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1例腮腺后下极直径小于3cm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绕下颌角小切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耳大神经及腮腺主导管,行腮腺
目的:唇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颅颌面发育异常疾病,该疾病的发生涉及多方面因素。近些年来探寻易感基因成为唇腭裂病因学的难点和焦点本研究基于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选取ARHGAP29基因为唇腭裂的候选基因,探讨ARHGAP2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地区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唇腭裂患者50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