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首—陈家锑铅锌多金属矿位于湘南钨锡多金属矿集区,具有极佳的区域地质成矿背景。本文以成矿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花岗斑岩、矿床矿化特征、隐爆角砾岩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综合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及成矿机制等,并确定了其关键成矿控制系统。系统分析了矿区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棋梓桥组的白云岩化程度最高,明显富集S、Pb、Zn、Sb等元素,是矿区成矿元素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区内各地层新鲜碳酸盐岩,强硅化灰岩中出现了Pb、Zn、Sb的同步富集现象。从深部到浅部,围岩地层中Pb、Zn、Sb等成矿元素和与花岗斑岩有关的元素组合的相关性降低。矿区北东向F10。与F。04断裂及其之间的北东向断裂上存在明显的Pb、Zn、Sb异常现象。研究区花岗斑岩属富石英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铝饱和程度高,全碱含量较低,钾钠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富含挥发份、成矿元素,流体—熔体相互作用强烈,显示出明显的隐爆特征。矿区花岗斑岩中明显富集Pn、Zn、Sb,是区内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花岗斑岩与北东向断裂交汇处常发育隐爆角砾岩,包括爆破角砾岩、震碎角砾岩和混杂角砾岩。此外,在与花岗斑岩沟通的北东向主断裂与其分支断裂交汇处也存在规模相对较小的隐爆角砾岩体。隐爆角砾岩体是重要的赋矿部位,矿化主要发生于隐爆角砾岩的基质中。矿区成矿流体为中低盐度、中低温度流体,具有岩浆水、建造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的特点。北东向断裂和角砾岩体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也是成矿参数临界转换、成矿物质卸载沉淀的主要部位。影响区内成矿流体中Pb、Zn、Sb等元素卸载沉淀的因素主要有减压沸腾、流体混合和冷却降温等。背首—陈家锑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与燕山期花岗斑岩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矿区关键成矿要素包括地层岩性与组构、北东向主断裂、燕山期壳源重熔型花岗斑岩、隐爆作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控制了本矿床的形成和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