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强化与常规管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长期预后、治疗依从性、病死率、再住院率、生活质量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对顺序入选2011年3月-2012年3月入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心脏中心CHF患者200例随机分组(强化管理干预组100例和常规管理干预组100例)。对入选的CHF患者采用规范化方案基础上的强化和非强化干预治疗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结果:1.强化管理干预组NYHA分级Ⅰ、Ⅱ级较基线时显著增加,分别为16(16%)比0(0%)与56(56%)比12(12%),NYHA分级Ⅲ、Ⅳ级较基线时显著减少,分别为21(21%)比60(60%)与7(7%)比28(2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管理干预组NYHAⅡ级与基线时为27(27.6%)比12(12.2%),较基线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3),Ⅰ、Ⅲ、Ⅳ级与基线时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NYHA分级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2.强化管理干预组FS、LVEDD、LVESD、LVEF平均值较基线时显著改善(P<0.05);强化管理干预组LAD较基线时无显著差异(P=0.147);常规管理干预组心功能相关参数LAD、FS、LVEDD、LVESD、LVEF较基线时均无显著差异(P>0.05)。强化管理干预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P<0.05)。3.强化管理干预组lgNT-proBNP水平为3.47±0.29,较常规管理干预组3.55±0.33显著改善(P=0.04)。干预治疗后,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lgNT-proBNP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4)。4.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体力评分较基线时有显著改善(P=0.000);常规管理干预组体力评分较基线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2)。强化与常规管理干预组患者情绪评分较基线时均有明显改善(P=0.000);强化管理干预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5.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使用ACEI、β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及醛固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ACEI达靶剂量及ACEI达靶剂量的比例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地高辛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852)。6.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在称体重、测血压、监测脉搏、监测尿量、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严格限制水的摄入、自察浮肿情况及坚持锻炼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7.强化管理干预组患者再住院比例为6(6%),常规管理干预组患者为14(14.3%),强化组较对照组再住院比例显著减少,再住院次数及再住院天数中位数较常规管理干预组显著减少(P<0.05)。强化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8.强化组患者门诊费1819.91±207.19,较常规组797.13±425.97显著增多(P=0.000);强化管理干预组住院费用9593.19±13557.35,与常规管理干预组住院费用12129.46±8140.31比较,降低了2536.27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89)。强化管理干预组较常规管理干预组总医疗费用节省1513.49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309)。结论:1.强化管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2.强化管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3.强化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4.强化管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5.强化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