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戏与华县皮影艺术之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我国流传的十分广泛,曲目众多,样式繁杂。关中地区皮影戏,不仅有着令人震撼的声腔艺术魅力,也有着黄河流域民俗的文化积淀。如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古老的道情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了一些周边地方剧种及当地民歌的部分曲调,并融合了当地方言的声调作为其旋律基础,流行于陇东地区,享有“皮影之乡”美誉。板路唱腔是环县道情音乐的核心唱腔,也是最能体现其音乐特征的精华。环县道情皮影戏多是为了“敬神”、“还愿”而演出。这与农民期盼丰收、驱灾避邪的愿望相关。其剧目也由于它的历史、地理原因,处于十分原始的状态,其他剧种的剧目不断更新换代,而它却无动于衷。环县道情皮影戏演出阵容和所用的乐器也保留了地道的原始说唱形式和民间状态,演出时,所有角色均由前台一人坐唱、念白,确实是保留了它独特的、原生态的、民间的演出形式。而被誉为“活化石”的陕西华县皮影戏,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仅少量的存在于陕西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皮影戏形成了许多支派,只陕西皮影戏的唱腔就有十余种,其中流行较普遍的有五大调,即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此外还有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等。陕西皮影戏以西安为界,分为东路和西路,东路皮影戏最负盛名,以华县皮影戏为代表,“华剧”是中国皮影戏的国际正式名称,这里的“华”指的就是华县。东路皮影戏繁荣的原因与民间秋神报赛的群众性戏曲活动有着一定的关系,是这一民间群众活动形式促进了皮影戏的繁荣昌盛。论及唱腔,先辈以碗碗腔为主,到了父辈改唱秦腔,但又夹杂有二黄、曲子、道情等等诸多的唱腔,因而唱腔内容极为丰富。谈到中国皮影戏的产生,据传是在宋代靖康之乱后,中原的影戏艺人向西迁徙而发展形成的,尤以陕西华县、华阴为最早,后来逐渐的向西继续发展到陇东地区。从省际范围来看,环县曾处于陕甘宁边区十二年,之后才正式划归甘肃省管辖。虽然如今没有了丝绸之路,但是环县的地理位置始终在强化地处极边之地这一地理特点,如今购置演出服装,添置乐器和影偶大多皆选择于西安。我国皮影戏在明代以后逐渐形成明显的地域性风格,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地方性名称:华县的碗碗腔皮影、华阴的老腔皮影、陕北的道情皮影、陕西的弦板腔皮影、陇东皮影等等。本应从剧本、唱腔、伴奏、操纵等多种因素来区分影戏流派,但是影戏不论流传到什么地方都会与当地方言、民间小调及民俗文化相结合,并为当地群众所接受,进而形成各自的地域性特征。尽管同一地区影戏的影偶相同,但唱腔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陕西皮影戏中,有的唱碗碗腔、有的唱弦板腔、有的唱道情。有些学者对皮影戏做过一些初步的研究,主要还是在起源、传承、艺术风格、著名艺人生平等比较浅表的层次,尤其是对剧本的文本研究方面,还是很少涉及。本文将关中地区陕甘两省,以环县和华县为代表的皮影戏艺术作出比较和分析。
其他文献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主动脉弯曲血管中的定常/脉动流动及低密度脂肪蛋白(LDL)和血清白蛋白(Albumin)传质.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主动脉弓模型,二次流漩涡的位置随时间变化.在弯曲变化比
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同年级的电子专业76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人,试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的物质条件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迅速提升。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象征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度的教育系统中,信息化
唐山皮影戏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地方戏曲,一直以来在唐山各地区如涓涓细流般缓慢传承并发展着。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研磨之后,仍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着自
结合当前工程教育的时代背景及需求,分析教师、学生、课程等相关因素的教学现状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搭建知识点框架,以此框架建立
罗山皮影戏是河南皮影戏的代表之一,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是从文化学的层面对罗山皮影戏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是对罗山县皮影戏研究现状的一个简单
简要地介绍了氮循环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一些15N稳定同位素方法,包括氮的矿质比(mineralization)、硝化(nitrification)、NH4+的同化(immobilization)、N2的生物固定(biologicalfixation)和氮肥的去向(fateofnitrogen)等方面的研究。
我国开展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相关研究已十年有余了。回顾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历程,发现存在:概念混淆,内涵模糊;实证研究少,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是主体;系统化研究匮乏,
<正>上古先民的直观思维方式,把天地自然主观化,出现了万物有灵时代。万物有灵有两条道路:一是神话,把自然界千变万化解释为一个神的世界,表达了先民对周围世界的幼稚认识,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