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设计的学校分布评估与趋势分析——以重庆市南川区小学为例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地区人口规模、空间结构和布局发生剧烈变动,导致我国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突出,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教育资源做出相应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讨论激烈的地理设计理念,在深入研究地理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对于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分析确定布局评估指标,通过重点研究农村独特的地形和交通对学校布局及可达性的影响,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居民入学便利度及学校资源利用情况,并形成布局指数,针对性地研究优化配置方案以及人口变化带动下的布局趋势的发展特点,为相关部门对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指导。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基于地形和交通综合影响下的居民入学时间可达性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本文选取重庆市南川区作为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分析了不同坡度下的步行速度,结合路网条件,以步行速度倒数为阻力构建时间成本,根据时间可达性分析模型,借助ArcGIS工具软件,得到研究区上学时间可达性分布情况。⑵设计并实现教育设施布局评估方案。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关于教育设施均衡布局相关文件,选取了居民入学便利度、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作为布局评估指标,构建了入学便利度评估模型以及教育资源利用情况模型,并形成布局指数模型实现对研区学校布局量化评估,同时对选取的布局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侧面印证了影响布局因素选取的合理性。⑶针对研究区学校布局的不合理情况,分析研究了学校空间布局优化配置方案。本文根据就近上学原则,提出合理可达时间,基于时间可达性模型划分出可达时间内的学校服务域,分析服务域内的需求情况,同时对服务窗口区的选址问题进行分析,为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调整提供具有指导意义。⑷人口规模变化下的布局趋势分析。本文根据人口的变化对学校布局的影响,分析了人口的变化情况以及人口变化下,现有学校对未来上学需求的承载力预测,并分析了未来学校资源空间配置的变化特点。
其他文献
怀玉山是方志敏浴血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玉山县怀玉乡党委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在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深入开展“弘扬清贫精
森林蓄积量是一定面积范围森林现有树木材积量的总和,该数据与人民大众的生存环境、能源的产能规划以及林业动态监测、及时防护、防灾措施具体布置等有着密切关系。时下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