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感没有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的伊斯特林悖论对传统效用理论提出了挑战,受到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影响幸福感的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也有研究发现,不能用货币衡量的隐性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也具有重大影响,还有一些学者试图从社会资本等非货币性因素入手破解伊斯特林悖论。 本文利用中国数据,通过建立含有潜变量交互项的SEM结构方程模型,考察收入-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否受社会资本的影响,具体分三步进行:首先研究收入-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国是否已经出现收入-幸福悖论现象;其次建立社会资本衡量指标体系,利用 SEM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最后在SEM结构方程模型中引入社会资本与收入的交互项,研究交互项对幸福感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从横截面来看,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而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尽管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10年前和10年后的幸福感并没有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表明中国已出现幸福悖论现象;同时,通过结构方程路径系数发现,社会资本对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显著,在社会资本-收入-幸福感模型中,对幸福感的正向影响系数由大到小为:收入、社会规范、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在含有交互项的模型中,除了社会参与与收入交互项外,其他交互项对幸福感均有正向影响,同时交互项的引入也改变了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大小。由此得出结论,社会资本影响了收入-幸福感之间关系,且为正向影响。 最后,文章从提升居民社会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收入差距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全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