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有机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光电转换效率从3.9%提升到了24.2%,是极具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高性能有机空穴传输材料(HTMs),如Spiro-OMeTAD,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空穴迁移率较低,需要利用化学掺杂来提高。但掺杂剂的加入及氧化过程均会恶化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发展高效、稳定有机非掺杂HTMs势在必行。然而,已报道的非掺杂HTMs在效率上还难以与掺杂Spiro-OMeTAD相抗衡,且同样存在成本高昂的问题。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合理分子设计,简单高效地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有机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这些材料的构性关系,初步总结出了一些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的设计策略。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通过简单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成功构建了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电子受体单元2,3-二氰基荧蒽,并以此为“核”构建了两个给受体型(Donor-Acceptor,D-A)型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BTF3和BTF4。研究发现,在荧蒽上引入拉电子氰基基团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分子的HOMO能级,还可以调控分子在固态下的堆积方式,进而增强所得材料的空穴传输性能。基于此,将BTF3和BTF4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分别制备了正式和反式平面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中BTF4在非掺杂条件下分别获得了18.03%和17.01%的高器件效率,并显示出较好的器件稳定性。2.继续以简单易得的荧蒽为“核”、三苯胺为“臂”开发了一类新型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通过调控分子构型(线型vs.枝状)、给体与受体单元的桥连基团(单键vs.双键)和甲氧基的取代位点(对位vs.间位),对分子结构进行系统的优化,从而研究了分子结构的变化对材料的光物理性质、热力学性质、分子堆积方式、空穴迁移率以及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用三苯胺取代二苯胺作为末端基团,可以有效降低分子的HOMO能级并提高分子空穴迁移率;2)引入乙烯基作为D-A结构的桥连基团,能够增强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进而提高分子的空穴迁移率;3)与线型结构相比,枝状结构能够增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成膜能力,进而提高器件的热和水氧稳定性;4)与对位取代相比,间位取代甲氧基能够有效降低分子的HOMO能级且提高分子空穴迁移率。通过上述构性关系研究,初步揭示了设计合成高性能非掺杂D-A型空穴传输材料的一些内在规律。另外,经过结构优化所得分子FBA3以较低的合成成本(14.75$/g)取得了19.27%的高光电转换效率。3.我们使用2,7-二(4,4’-二甲基二苯胺)取代芴作为侧链基团,通过改变共聚单元二苯乙炔的连接位点(间位和对位)合成了两个主链构型不同的异聚三炔类交叉共轭聚合物PPE1和PPE2。将两个聚合物作为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时,分别获得了11.13%和19.33%的器件效率。此外,通过合理的表面钝化策略,有效地提高了PPE2器件的VOC,使得PCE达到了21.3%。我们将PPE2的高器件效率归功于其薄膜较强的结晶性通过范德华力诱导了上层钙钛矿形成晶粒更大和取向更好的晶体薄膜。我们的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的设计策略,还强调了在反式结构器件中理想的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促进钙钛矿生长和结晶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大城市数量猛增,并且人口逐渐涌入大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迅速饱和,城市交通拥堵,空间资源极度不足,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有利于缓解城市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解决城市人口过密,地面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地下空间已作为每个城市重要的后备空间资源。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地下空间,会导致有限的空间资源浪费和地质灾害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FMT)是一种分子水平的光学成像技术。FMT通过近红外光激发生物体内的荧光分子探针产生发射光,再利用采集到的生物外表面
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人口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威胁着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准确的粮食产量预测,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保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和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粮食产量影响因子分析和预测模型存在许多不足:一些模型仅仅注重粮食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一些模型仅仅注重粮食产量的预测,忽略了粮食产量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些模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
在城市环境中,要实现智能车辆自动避撞横穿马路的行人,需要获取准确的行人运动信息。然而在遮挡情况下,车辆存在视野盲区,若仅靠车载传感器,无法检测到盲区内的行人,当车辆获
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集团跨区域经营越来越多,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集团患上了“大企业病”,管理弊端逐渐显现。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纷纷走上了财务共享之路。财务共享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模式,通过更完善的业务流程将集团内各分子机构重复的业务集中处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强的管理来努力提升企业运行的效率,以更高效的方式配置企业资源。但是在财务共享实施的过程中也
近年来,随着可见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VLC应用已涉及室内/外诸多场景。对于室内VLC场景,通
本文提出了污点逆向传播的方法来解决用户隐私泄漏的问题。面向隐私保护的污点逆向传播实际上是按照污点正向传播的思想来追踪数据。而通过逆向化这个过程,达到了污点标记简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会越来越频繁的看到服务机器人的身影,而这也给未来服务机器人的实用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二维激光雷达的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和机器人自主导航等技术,旨在设计一款具备地图构建、自主导航等基本功能的室内服务机器人,可应用在化学工厂、隔离宾馆、办
在光学系统中,非球面光学元件与传统球面光学元件相比拥有很多可以进行优化的自由度(如二次曲面常数和高阶项系数),它具有简化系统结构,提高成像质量,提高像差校正能力的优点,
近年来,随着与数据相关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存储,因此有效的处理重复数据达到节省存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