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手法差异与得气率关系的临床调查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本次研究通过对临床针刺时的手法差异、患者、医生感受等信息的记录、整理、总结,探讨得气规律,并探究手法差异与针感率及医生感觉出现率的关系,从而为得气率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也同时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方法学上的指导。方法本次研究属于临床观察研究,收集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共509例,对患者一般情况及针刺时手法因素(操作者、针刺手法、针刺角度、针刺方向、针刺深度)、得气感、医感(刺手感到针下沉紧)等进行记录。将数据整理至Excel数据库,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和管理。结果1针感出现率不同:酸感、胀感、麻感这三种针感类型最常出现。不同穴位得气类型和出现率差异较大。2使用平补平泻手法、深刺、直刺或斜刺时的得气率明显较高。平补平泻手法对医感率的影响最大。3不同穴位得气和传导的影响因素具有特异性。通过对太阳穴、翳风穴、合谷穴、中极穴四个穴位的数据分析,手法因素是影响穴位得气率的最主要因素。另外进行深刺时翳风穴得气率较高。对于传导现象而言:太阳穴主要受针刺深度和方向影响;中极穴主要受深度和手法影响;合谷穴主要受针刺方向影响;翳风穴主要受针刺深度影响。4患者针感不是衡量得气的金标准:得气时的医感率B主任明显高于A主任,而未得气时的医感率A主任明显高于B主任。在未得气且有医感的针刺中有66次针刺出现明显客观表现。结论使用平补平泻手法、深刺、直刺或斜刺时的能显著提高得气率。针刺手法是医感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穴位针感类型具有特异性,影响得气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患者的主观针感不是衡量得气的金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两种不同缝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月1月~2011年3月在本院建立动静脉内瘘100例患
<正>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及关节周围有新骨生成,在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常见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笔者
本文从胶黏剂分子结构及胶黏剂配方入手分析了胶黏剂提高固化速度的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加速固化方法的试验验证,结果证明:提高固化温度、固化剂用量可以提高固化速度,但是提
目的:构建人际交往效能感理论结构,编制测量工具。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000余名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根据国内外有关人际交往和自我效能感的研
从汽车焊装、涂装、总装、内饰用胶4方面,介绍了点焊密封胶、折边胶、减振胶、焊缝密封胶、底盘防护胶、阻尼胶片、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挡风玻璃密封胶等胶种的基本性能、应用
<正>单纯性肥胖是指非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因素所致的体重指数超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单纯性肥胖的人数和体重逐渐增加。肥胖不仅影响人体形
现在广泛耐药结核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传播,为让这一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文章将针对广泛耐药结核病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剖析,望对耐药性结核病的诊治起到些许作用。
本文分析了供应链运作风险因素,即供应风险、合作风险和需求风险,并提出了应对供应链运作风险的柔性策略,即柔性产能、柔性制造、柔性库存、柔性契约、柔性文化、柔性供应商
目的观察注射用核糖核酸II(以下简称:核II)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单盲随机分为核II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核II组于
目的: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教师领导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411名3-6年级小学儿童,以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和教师领导方式访谈为评价手段,采用了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