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显示技术是新兴的显示技术,它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工业产品的设计,减少了显示器的空间占有体积,降低了便携产品的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续航时间,在军用及民用产业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微型显示技术的研究就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随着有机发光技术的兴起,近几年来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也开始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但这项技术目前尚处于积累阶段,各项关键技术大都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本文把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驱动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像素驱动电路、扫描驱动控制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驱动方法。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分析了微显示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并根据实验室制备的OLED器件的测试数据,使用Matlab工具进行模型函数的拟合,求得拟合参数并采用Verilog-A语言建立了OLED的仿真模型,经仿真该模型能准确反映OLED的V-I特性。此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建立OLED模型的途径。(2)对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电压型和电流型的像素补偿电路,最终采用静态存储电路作为OLED-on-Silicon像素驱动电路,并设计了包括数据存储电路和电压驱动电路在内的像素电路,给出了详细的晶体管尺寸设计步骤和仿真数据。从稳定性、速度与面积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像素单元驱动电路晶体管的尺寸。(3)介绍了现有的扫描策略的实现原理,定义了三种扫描矩阵,定性地对比分析了各种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最终采用线性权值按位扫描子空间划分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划分方案算法,提高了扫描利用率。(4)详细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权值扫描矩阵搜索策略,设计了两种编码方式和罚函数应用于搜索高灰度级的权值扫描矩阵,并通过实验验证可搜索出满足要求的256级权值扫描矩阵。(5)给出了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的设计方案,包括像素区域、行、列控制模块以及扫描驱动模块的设计方案。开发了一款基于SMIC0.35μm2P4M工艺下的硅基芯片,芯片总面积为26.20mm×21.36mm,微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024×1280×3、灰度等级为256级。测试结果表明,其发光亮度可以基本满足人眼直接观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