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丙酚、贝那普利联合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分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异丙酚组:实验过程中,从缺血前10min开始持续静脉滴注异丙酚8mg/kg/h;贝那普利组:术前12 h灌胃贝那普利6mg/kg(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异丙酚、贝那普利联合预处理组:术前12 h灌胃贝那普利6mg/kg(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从缺血前10min开始持续静脉滴注异丙酚8mg/kg/h。检测指标如下: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再灌注结束后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MDA浓度及SOD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和Bax表达,TTC染色方法检测梗死面积。   结果:   1.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率降低(P<0.05),其他各组心率也降低(P<0.05),但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无明显差别(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其他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1),异丙酚组、贝那普利组和联合用药组平均动脉压略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其他各组血压-心率指数降低(P<0.05),以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降低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评分增高(P<0.01),异丙酚和贝那普利两药单用后缺血后再灌注期间的心律失常评分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两药合用后,可以降低模型动物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低心律失常评分(P<0.05,与模型组比较)。   3.对血清中CK、CK-MB、LDH活性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血清中LDH、CK、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异丙酚和贝那普利可明显降低血清中LDH活性、CK活性、CK-MB活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   4.对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血清中SOD活性降低(P<0.01),异丙酚可升高血清中SOD活性(P<0.01),贝那普利组SOD活性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P<0.01)。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血清中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P<0.05),贝那普利组MDA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明显降低MDA含量(P<0.01,与模型组比较)。   5.对心肌组织匀浆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肌组织GSH-Px和SOD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异丙酚和贝那普利有使SOD活性和GSH-Px活性增高趋势,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明显升高GSH-Px和SOD活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肌组织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异丙酚和贝那普利可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明显降低MDA含量(P<0.01,与模型组比较)。   6.对心肌组织梗死面积的影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假手术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P<0.01),异丙酚可降低缺血再灌注组梗死面积(P<0.05),贝那普利有使心梗面积降低趋势,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使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   7.对心肌组织凋亡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心肌细胞较假手术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异丙酚组和贝那普利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明显降低凋亡率(P<0.01,与模型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Bax表达明显增高(P<0.05),异丙酚可降低Bax表达(P<0.05),贝那普利也有使Bax表达降低趋势。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作用增强,Bax表达明显降低,也可使Bcl-2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   结论: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后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CK-、CK-MB、LDH活性,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联合应用后上述作用均比单独用药时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肝脏疾病,它包括酒精性肝炎(Alcohol hepatitis,AH),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 fattyliver,AFL),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
诉讼调解在司法实践中的多个方面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相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的完善,诉讼调解制度中传统的遭受非议之处确实得到了根本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了新思考。因此,就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专业如何区分本科院校,走出自身特色以校企合
整合素α_vβ_3受体在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膜有高度表达,正常组织几乎无探及,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粘附,参与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在肿瘤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抑制α_vβ_3受体即能特异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营养供给以“饿死肿瘤”,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亦能破环并遏制已经发生侵润转移的瘤块,有望攻破癌症。基于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α_vβ_3受体拮抗剂均为大分子肽类及拟肽,本课题选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