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性信息素的全合成探索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信息素防控害虫是一种理想的害物综合治理措施,这一技术对农作物有害物无公害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我国茶叶生产中的主要害虫。然而,目前对于此害虫的防治方法过于依赖于化学农药。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便是害虫抗药性的增加以及茶叶中超标的农药残留。茶毛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活性成分为10,14-二甲基十五碳异丁酯,由Wakamura和Zhao等人分离鉴定;研究表明R、S型以及他们的外消旋体混合物均能诱杀茶毛虫。然而,关于茶毛虫性信息素的手性合成鲜有报道。1.通过对茶毛虫性信息素的结构进行逆合成分析,将主链分别从C8-C9、C12-C13处拆分为A、B、C三个片段;片段A、B、C可通过格式试剂偶联反应来完成茶毛虫性信息素十五个碳的主链的构建。2.本研究以廉价的非手性原料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经碱性开环并同时苄基保护羟基、Evans手性辅基的构建、Evans手性辅基诱导甲基化、LAH还原、磺酰化以及溴代等反应,得到了关键手性中间体(S)-4-苄氧基-2-甲基丁醇、(S)-4-苄氧基-2-甲基丁醇对甲苯磺酸酯和(S)-4-苄氧基-2-甲基溴丁烷,即片段A;其中,Evans手性辅基的构建是合成的关键点以及难点,本文尝试了利用酰氯活化、DCC/HOSu缩合以及混合酸酐活化羧基三种方法来连接Evans手性辅基,并最终通过4-苄氧基丁酸与氯甲酸乙酯制得的混合酸酐与(S)-4-苄基噁唑烷-2-酮的锂盐的加成消除反应,得到了含有Evans手性辅基的中间体;3.以1,8-辛二醇为起始原料,与40%的HBr水溶液反应实现了选择性单溴代,得到了8-溴辛醇,而后经-TBS保护得到了片段B;片段C为商品化的叔丁基溴。关于片段A和B的Grignard试剂偶联反应我们分别尝试了(S)-4-苄氧基-2-甲基丁醇的对甲苯磺酸酯和(S)-4-苄氧基-2-甲基溴与片段B进行偶联;而后又进行了TosMIC作为偶联媒介的初步探索。
其他文献
以2,4-D处理玉米苗并接种根瘤菌,诱导根瘤菌与玉米苗结瘤共生.试验结果如下:5个玉米品种的始瘤期仅需2~3d,结瘤率高达90%~100%,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法)在45~55nmol株-1d-1之间.在闽单88中,还出现琼脂液化、结红瘤等特殊现
目的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mm&#21
文章介绍了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及其目前最新的技术,在分析GIS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基础上,根据当前GIS发展趋势,
冲突,又叫分歧(意见、兴趣、目标方面),在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中都存在,是不同信仰、观点、价值观念、需求、设想或目标之间的不协调冲撞。本文分析了跨文化冲突及其成因,提出相
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重要的品种之一.用均匀试验设计法,考察了月桂酰二乙醇胺的改进一步法合成条件,并对产物作结构分析和发泡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月桂
<正>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势不可挡,微信已经初步构建起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生态圈。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分析当下应用微信开展农产品销售的成功个案,学习其精髓,总结其成
<正>德国太阳能发电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2012年上半年共发电14.7TWh,占据同期电力总产量的4.5%,与2011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50%。日前德国太阳能发展一日千里,在今年成为仅次
<正>辽峰葡萄是辽阳市柳条寨镇农民、省劳动模范、葡萄协会会长赵铁英于1999年从自家"巨峰"园中发现的优良无性系芽变。2002年建园,第二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2.8公斤,亩产133
网络已发展为“第四媒体”,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四媒体”在传播上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优质特种稻‘瑞市9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硅肥施用对瑞市9号米质的影响,建立了稻米品质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