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三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拔罐三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胃热湿阻型)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儿体重、BMI指数、腰臀比、皮脂厚度、身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肥胖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拔罐疗法在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为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本病外治拔罐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热湿阻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拔罐三法配合运动治疗)和对照组(运动治疗),每组各32例。每组治疗四周,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体重、体质指数(BMI)均降低,治疗前后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疗效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3.3%的总有效率为;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腰围、臀围、腰臀比、皮脂厚度、身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肥胖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前后患儿的中医证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  结论:拔罐三法结合运动治疗的方法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具有一定的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动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试验通过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单项症状及甘油三酯(TG)水平的影响,客观评价降脂通络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气滞血瘀证)的有效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在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