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与人力资本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的实证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着显著的区域经济差异现象,无论是以省市为单元的经济数据,或是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为考察单元的数据,都提示区域经济差异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本,便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期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揭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对经济差异的贡献。   本文应用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分别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实证描述,发现东部内和三大地带间的区域差异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对我国的区域人力资本以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描述,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平均水平均依次递减,且西部内和三大地带间存在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不平衡。以三大地带为组,分别应用不变要素规模报酬的C-D函数、人力资本内部效应的有效劳动模型、人力资本外溢性模型,进行面板数据计量回归,以选择各地区适用的经济模型,进而得到人力资本对于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的各大地带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力资本是否对区域差异作贡献,将模型2和模型3推导为劳动人口人均GDP增长模型,用方差分解来间接观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差异的贡献度,发现对区域内差异而言,人均人力资本的贡献度远低于人均物质资本,若考虑了三大地带的不同资本和人力资本产出率后,在全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中,人力资本的贡献度则有所增加。本文认为,在缩小全国经济差异的问题上,应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以缩短地带间差异。重点关注东部地带内经济较薄弱,或人均GDP落后的省份,进行政策支持和出台鼓励措施;在缩小全国省际人力资本差异的问题上,应积极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使区域间的差异有所缩减。对于人力资本平均水平明显落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的省份,如西藏之于整个西部,需要重点关注;由于人力资本对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经济差异都具有影响机制,因此,在政策上需要从积极的区域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改进。
其他文献
本刊讯 继2019年6月21日,江南烘缸首台(套)22英尺钢制扬克烘缸顺利发货后,这个总高度7.5m、总重达190t、全球第二大直径的MG缸,在地方各部门通力协助及江南烘缸人铿锵执着的努力下,历经20多天,克服公路、码头、水运等重重困难,终于在7月11日顺利抵达江西五星纸业现场。为今后的国产大尺寸钢制烘缸的远距离运输以及未来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必将促进大规格钢制扬克烘缸、MG缸的广泛应用。  江南
期刊
21世纪是新科技与新产业迅猛发展并融合的时代,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国家为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纷纷做出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以抢占新世纪下世界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