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医疗遥测系统的植入式天线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yang0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入式无线医疗设备是生物医学领域发展史上一种新的诊疗模式,它伴随着微电子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生物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由于摆脱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医疗时间,植入式无线医疗设备在个体医疗保健方面的市场需求非常强劲,而植入式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载体,是无线医疗设备中非常关键的器件之一。因此,研发具有高性能的植入式天线对未来无线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本论文在当前对植入式天线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小型化、宽频带、多频段、安全性与生物兼容性等需求,以进一步减小天线尺寸、提高天线稳定性、以及实现天线的高速数据传输为目的对植入式天线进行研究与设计。主要内容及贡献如下:(1)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小型化宽频带研究提出了一款具有宽频带特性的双频段植入式PIFA天线。通过在PIFA接地面的馈电点和短路引脚之间加载开口槽,激励出了新的谐振频点,然后利用相邻谐振频点合并形成宽频带技术,实现了PIFA在医疗植入通信服务(Medical Impla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MICS)频段的宽频带特性;同时该方法延长了接地面上的电流路径,降低了工作频率,使天线实现了小型化。解决了植入式天线由于带宽较窄而对工作环境极其敏感的问题。结果显示,基于PIFA结构的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最终尺寸仅为49.5 mm3,在皮肤凝胶模型和猪肉组织中测试工业、科学和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ISM)频段的带宽分别为6.9%和13.9%,测试MICS频段的带宽分别为38%和50.7%,该天线实现了良好的工作性能。(2)胶囊天线的宽频带研究提出了一款带宽增强的胶囊IFA天线。通过在IFA接地面上加载开口槽延长接地面上的电流路径,使之与天线的工作波长相比拟,有效改善了IFA的阻抗匹配;当开口槽位于馈电点和短路引脚之间时,引入了新的谐振频点,然后利用相邻谐振频点合并形成宽频带技术,实现了IFA的宽频带特性。解决了胶囊天线由于需要在介电特性差异较大的消化道内工作极易发生频移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基于蜿蜒“F”结构的胶囊IFA在中心频率为433 MHz的ISM频段的仿真带宽达到100%,在新鲜猪肉组织中的测量带宽也达到70.2%。与之前的文献相比,该天线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增益相对于大多数已经发表的胶囊天线也比较满意。此外,针对植入式天线生物兼容性材料的选择,提出了对天线性能影响较小的参考方法。(3)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胶囊天线研究提出了一款基于简单对称双环结构的UWB胶囊天线。通过在馈电回路中心添加馈电贴片并改变馈电方向,有效展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然后在短路环的中心引入LC负载(即短路贴片)并用高阻抗线与短路环连接,激励出了一个新的谐振频点,进一步展宽了低频段带宽,实现了胶囊环天线的UWB性能。为胶囊天线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及其高速率传输需求提供了保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对称双环结构的胶囊天线在中心频率为2.45 GHz的ISM频段的测量带宽到124%,增益峰值也达到-12.6 d Bi。与之前的文献相比,该天线的带宽和增益等明显优于其他内壁胶囊天线,非常适合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无线内窥镜系统。
其他文献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常与腹部肥胖,胰岛素抵抗(IR),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相关。目前发病机制仍有争论,学者普遍认为是遗传变异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PCOS的发病。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人类的“第二大脑”或“第二基因组”,是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之一,并且可以通过长期使宿主低水平暴露于代谢和衰变产物而影响宿主的重要生理功能,当肠道微生物群基多样性发生改变时,可
城市综合体TOD一体化设计,不止要关注交通元素的整合,同时也要关注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关键设计要点研究、案例分析及工程实践应用,对城市综合体TOD一体化设计相关研究提出应对的设计策略。
雌性动物生殖(卵巢)衰老,表现在卵泡和卵母细胞的质量和数量显著下降,卵巢基质发生异常变化,生殖功能明显下降。但是,维持和改善衰老期间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临床上仍缺乏可行策略。硒(Se)已经被证实在雄性动物生殖方面发挥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然而,它在雌性生殖中的潜在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明。因此,本研究以老龄雌性小鼠为模型,探讨不同Se水平膳食对老龄雌性小鼠卵巢卵泡储备和生殖能力的影响。试验中
学位
玉米小斑病(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世界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病原菌具有寄主适应性强,生理分化明显,遗传多样性丰富等特点。有性生殖是病菌发生变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有性生殖发生的基因重组,不仅能丰富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还
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全球范围内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还是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持续稳定的玉米产量对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非生物胁迫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其中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尤其显著。植物耐旱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性状,过去几十年间,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玉米耐旱机制研究已鉴定到数个干旱胁迫相关基因和协同作用的模块,同时发现干旱胁迫下,DN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严重威胁农林、畜牧业发展的头号外来物种之一,多种动物采食后会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肝脏是紫茎泽兰作用的重要靶器官,紫茎泽兰致肝脏炎性损伤的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80只8周龄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的紫茎泽兰(100 g/kg、200 g/kg和300 g/kg)饲喂组。从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以及细胞焦亡的角度,
学位
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对疱疹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一种对养猪业危害严重的疱疹病毒,目前的防治措施主要为疫苗接种,但存在免疫失败和无特效治疗药物现状。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选择白藜芦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系列研究和建立体内病毒感染疾病模型,评价其体内外抑制病毒活性,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白藜芦醇对PRV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采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