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与重塑,其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实现路径。价值增值能力是一国产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提升的有效表现形式。当前,服务业已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跳出传统思维,将价值增值能力的理论前沿嵌入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实践问题,将蕴含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重新审视价值增值能力对服务业技术进步效应的作用机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和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发布的UIBE数据库,运用基于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长度指数、基于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价值增值能力进行测算;参考王直、魏尚进、祝坤福等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核算理论与指标,尝试性提出价值增值能力对于服务业技术进步的研究假设,构建价值增值能力嵌入的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效应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高级经济计量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进行测算,并对价值增值能力嵌入的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效应进行探索性分析。针对上述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全球价值链框架下,价值增值能力嵌入对于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既存在负向的阻碍作用,又包含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价值增值能力嵌入对于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存在双向作用;其次,基于投入产出法考虑的原材料初始投入的前向关联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后向关联的增加值分解,对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价值增值能力测度,观测期内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基于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长度指数排名较高,基于前向关联和后向相关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排名相对较低,且服务业细分行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即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而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由于缺乏核心生产技术,导致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价值增值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