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中的“与”和“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史的研究中,如果把同一历史时期能体现不同地域方言特色的语料做比较,可以发现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方言或次方言中的表现异同。相同的表现是通语成份,相异的表现是方言成份。又因为“语言的地域差别反映着时间上的发展序列”,因此,通过相异成份的比较研究还能揭示出该语言现象的历时演变轨迹。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十八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通过对其中的予词“与”和“给”的共时异方言替换现象的全面考察描写和比较研究,发现和揭示予词的共时替换呈现出由北京经中原向江淮官话区波浪式传播的语言事实;通过对三部书中“V与”和“V给”的替换的跨方言比较研究,描写和论证“V予”的共时替换在三地方言中的表现异同以及由“V”的比较所显示和发掘的方言词汇。 文章对共时异方言比较研究的一种方法——同格异词比较法(暂拟名)进行了实践,并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在汉语史的研究中,这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一定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法。《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所反映的语言现象,是十八世纪北方话系统内的共时异方言现象。三部书的语言待征同大于异,文章以异证同,因同见异,因而偏重于异的分析。三部书呈现的予词的用法及其频率的差异大体上能表明这些用法出现的历时层次。详言之,如果某种用法在其中的一部或两部书中没有见到,那么有理由认为在另外的两部或一部书中出现的该用法的产生可能较早;如果某种用法三部书中都存在,但使用频率差异较大,那么认为使用频率高的最先出现。这种结论如果能够在其它历时语料或共时异方言语料的比较研究中得到证明,说明它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和一定的普遍性。用这种方法也许还可以用来检验或发现其它一些相关的语言问题,比如语料甄别、常用词替换、版本鉴定、方言词汇比较、方言语法比较、方音比较乃至理论语言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然而,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
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塔尖层次,在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创造高新科技成果和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质
信念,是教育中的潜在变量;是飘荡于学校上空的“幽灵”;是教育主体追求人生高度的精神阶梯。信念问题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人生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是基
通过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你悦读,我采购"活动三年以来的发展,分析Beacon技术的应用为"你悦读,我采购"活动带来的变化,描述了Beacon技术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中应用的前景
[目的]观察中医肾区透药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常规治疗,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
<正>国内很多家庭对儿童的外语学习非常重视,从社会办班之热可窥见一斑。我每次回国访学探亲感触良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幼儿英语培训班越来越多。我父母的住宅小区里有一个双语
在教师素质结构的诸要素中,专业技能是核心要素,因此必须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本文根据农村中学教师专业技能的现状,提出促进农村中学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建造方式变革创新,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装配率达到30%以
当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它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关于“知行”问题的讨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是儒家“知行合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知行观思想,但是后世很多学者从孔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