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胆红素已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分子,既往的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高的总胆红素水平被认为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但是目前关于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血清总胆红素(STB)水平是否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具有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回顾性纳入了129例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O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N=58)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N=71)。两组再根据各自的STB水平中位数各为2个亚组:高STB-ACS组(STB>11.10μmol/L)和低STB-ACS组(STB<11.10μmol/L)以及高STB-SAP组(STB>11.48μmol/L)和低STB-SAP组(STB<11.48μmol/L)。针对OCT检测到的冠状动脉斑块组织学特征,分别在ACS组的2个亚组之间和SAP组的2个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同时分析STB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结果:在SAP组中,两亚组之间的斑块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最薄纤维帽厚度、脂质指数以及斑块类型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ACS组中,高STB-ACS组的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低STB-ACS组(P<0.01),高STB-ACS组的斑块纤维帽厚度低于低STB-ACS组(P<0.05),且高STB-ACS组的斑块巨噬细胞浸润程度较低STB-ACS组更加严重(P<0.05)。另外在ACS组中,STB水平与斑块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1,P<0.05)。此外,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ACS组中STB[OR:1.145(95%CI:1.019-1.286),P=0.022]和LDL-C[OR:2.615(95%CI:1.047-6.528),P=0.039]是易损斑块(TCFA)的独立相关因素,并且STB水平在ACS组中预测易损斑块的最佳临界点为STB大于11.11μmol/L,该点的敏感性是84.20%,特异性是65.42%。结论:在ACS患者中,STB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之间呈正相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越高,其斑块内的巨噬细胞浸润越严重、斑块纤维帽厚度越薄。STB水平也许可以作为反映ACS患者斑块易损程度和预测易损斑块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