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网络延伸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dt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课堂研究专家佐藤学教授在分析课堂的三种社会形态时指出,课堂的第三种社会形态就是一种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和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润泽的”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是对科学主义笼罩下的“唯知识”课堂的一种批判,倡导教学从大一统的、高度划一的传授方式中摆脱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互动交流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最终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与进步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制度的约束以及课堂的时空局限性,现实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存在着现实困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可以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即网络延伸是解决困境的方法,它可以使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总结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实困境,利用网络的优势,提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网络延伸将很好的解决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交互平台。  本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概述,理清了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等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章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分别从归属认同感、共同愿景、文化氛围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进行总结。第四章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网络延伸,根据第三章总结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实困境,结合网络的优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用网络延伸的办法来弥补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实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交互平台,平台包括共同体论坛、博客群、资源中心、作品专区和雁过留声五个功能模块,与现实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相辅相成,希望能使课堂学习共同体发挥它的真正作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五章后记中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教学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大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高度重视并认真搞好教学。实施优质教学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优质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
田径课余训练是我国田径竞技运动的初级形式,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发现和培养田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目的:探索中国自杀率随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模式及特点,分析城乡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自杀率随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敏感度及差异性,为我国不同人群的自杀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理
目的:研究在急性低氧环境下,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的个体乳酸阈实验,利用个体乳酸阈值程序化推算法得出个体乳酸阈值(个体乳酸阈血乳酸值,个体乳酸阈时间,个体乳酸阈速度),比较不同氧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举办的最大型的一次体育盛会。在提出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北京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20
面孔识别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使个体对面孔的熟悉度、情绪状态、社会地位、性别、年龄和种族等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环境适应。而自我面孔
心理学对自尊的研究通常建立在个体和群体两个水平上,大多数的研究建立在个体水平上,讨论的是基于个体评价的自尊;建立在群体水平上的是集体自尊研究,集体自尊研究者认为人除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发展为面向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方面要紧跟市场形势,培养一线对口型人才,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育质量
本研究旨在以抑郁的易感性-应激模型为理论框架,加入积极人格这一新的中介变量,来探索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即抑郁、应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