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清水塘工业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因该区域内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和长期以来粗放型发展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为地方经济创造巨大效益的同时,清水塘工业区内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清水塘工业区内工业企业所造成的污染以重金属污染为主,导致周围自然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安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以清水塘工业区的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污染治理中的法律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研究较为丰富,多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工类学者,具体到清水塘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的研究,主要是以湘江水体污染为研究框架,很少有以清水塘地区的工业污染为专业的具体研究,且其关注重点也主要集中在技术手段方面,对于法律措施的研究却鲜有出现。在清水塘工业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依据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不二之选。在深入了解和分析清水塘工业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可知,导致清水塘工业区污染现状和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内工业企业的大量违法排污行为。影响清水塘工业区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原因是法律措施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强,立法体系和配套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司法及行政执法贯彻不力等。完善清水塘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要加强立法对策的完善,明确和突出该地区居民的环境权益,加强刑罚手段和行政执法机制等;另外,还要完善环境司法对策,及在司法的执行、环境权益纠纷等司法敢于和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司法监督等方面加大力度等。总之,清水塘地区工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保证其法律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