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尾气废热温差发电装置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汽车电器化进程逐步发展,电器设备在车辆上的运用面日渐增广,从而对电能供应的需求也不断变大。然而汽车发电系统整体效率较为低下,能源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因此提出将温差发电技术和汽车尾气废热回收相结合,将尾气热量回收利用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本文首先对几种基本的温差发电理论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车辆上的热电发电装置的主要构成,对比了三种典型的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几何形状和性能参数,简述了平板式、圆筒式和翅片式温差发电器的优缺点。同时对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其整体效率主要受换热器吸收热量的效率和温差发电组件热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温差单电偶展开分析研究,推导出发电组件整体的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的数学理论模型。采用MATLAB分析了发电组件内阻阻值和外接负载阻值以及热电发电元件横截面面积与其长度的比值对热电发电组件的主要发电性能参数的综合影响。通过对温差发电组件的主要性能参数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匹配分析,得出其阻值比和面长比的最优取值区间。同时考虑温差电元件变物性和接触效应条件的影响,在ANSYS中对单个热电偶进行了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以及热、电、结构耦合模拟仿真,提出了温差发电组件的一个新型结构尺寸,使其在运行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最优的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数值。最后对强化导热技术进行机理分析,通过对5种不同内部结构的换热器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和Fluent流体数值分析,设定计算模型和计算边界条件,得出5种不同内部结构换热器腔体内部的速度场分布图和温度场分布图,综合仿真结果,采用“逆鱼骨形”内部结构的换热器作为最终方案。同时对车辆上搭载的温差发电装置进行整体构型设计,创造性的在装置的结构中将水冷和风冷系统两者综合运用,更加有效的提高了热电发电组件模块冷端面的冷却能力,设计了一种新构型的汽车尾气废热温差发电器。
其他文献
梗丝气力输送系统在卷烟工业中广泛应用,影响其运行状况的参数比较多。针对卷烟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本文尝试对其运行参数(如输送风速、输送比)进行优化。以气力输送理论和最优化方法为基础,利用相关经验公式,结合梗丝气力输送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计算机为工具,用C++语言编制程序,求解数学模型,得出使能耗最小的优化参数。经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编制的程序是可行且可靠的,同时,试验
期刊
本文围绕机器人辅助显微外科手术系统(Robotic Assistant Microsurgery System,简称 RAMS)的研究与开发这个专题,对RAMS主从机器人的技术指标、工作空间、运动学匹配映射、样机设计与实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显微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和空间布局,以血管吻合显微手术操作为实际应用对象,对医生的动作进行了记
李唐是宋代的最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有早期与晚期之分。李唐两个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都对南宋画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是在坐标变换理论、电机统一理论和机电能量转换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将异步电机模拟成直流电动机来控制,利用坐标变换将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按转子磁场定向的两个直流分量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本文应用矢量控制的原理,以电机控制专用的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核心,设计出基于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本文设计了整个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