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表露,又称自我暴露或自我揭示,是维持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们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我表露的研究加强了人们对自我的关注,而自尊是自我的核心,为了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Rosenberg外显自尊量表(SES)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为测量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等统计处理方法对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主要考察了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偏爱的表露目标人依次是同性朋友、母亲、父亲、异性朋友,其中对母亲的表露显著高于对父亲的表露,对同性朋友的表露显著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对父亲的表露显著低于对同性朋友的表露,对母亲的表露显著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2)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文理学科上差异显著,文史类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表露显著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表露。(3)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表露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表露。(4)大学生偏爱的表露主题依次是学习工作、爱好兴趣、钱、态度观点、个性和身体,其中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在民族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蒙族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研究二主要考察了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自我表露的关系,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但是它与外显自尊不相关,属于两个不同的自尊结构。(2)不同自尊结构的个体在对父亲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父亲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和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母亲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3)不同自尊结构的个体在对钱和身体这两个主题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爱好兴趣、个性和身体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钱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和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4)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对父亲的自我表露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对其他目标人的自我表露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与表露目标人无显著性相关。(5)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自我表露呈显著性正相关,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无显著性相关,其中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自我表露问卷的总均分及态度观点、钱和个性这三个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