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L-2 )对人类髓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IFN-α和IL-2在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四氮唑盐(MTT)法检测IFN-α和IL-2对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IL-2、IFN-α联合IL-2处理前后细胞中的P-gp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逆转耐药的机制。结果:1.HL-60细胞及其多药耐药株HL-60/VCR细胞对VCR药物的敏感性分别IC50=3.49ng/ml、IC50=926.12 ng /ml。其HL-60/VCR细胞对VCR的耐药倍数是HL-60细胞的265.57倍,耐药倍数较高,符合实验要求。2.IFN--α浓度在0-500U/ml之间时对HL-60/VCR细胞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细胞因子浓度>500U/ml其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并随剂量加大作用加强。3.IL-2浓度为0-1000U/ml范围内对HL-60/VCR细胞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4.IL-2、IFN-α及IL-2联合IFN-α对HL-60/VCR细胞均有一定的逆转耐药作用,逆转倍数分别为1.53、1.90、3.62倍,且VCR浓度在0.1-2.0范围内IFN-α联合IL-2的逆转作用较细胞因子单独使用时作用明显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HL-60/VCR细胞在IFN-α、IL-2及IFN-α联合IL-2作用前后的细胞表面P-gp表达水平分别为33.41±4.63,23.07±5.48,21.82±3.87,16.62±1.27,IFN-α组和IL-2+IFN-α组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总P-g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7.19±5.16、35.3±4.77、37.45±5.19、34.98±3.50,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HL-60/VCR细胞为人类髓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株,其对VCR有较高耐药性。2.IFN-α在终浓度均为0-500U/ml时对HL-60/VCR细胞的增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IFN-α终浓度>500U/ml时出现了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说明高浓度IFN -α对HL-60/VCR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3.在0-1000U/ml终浓度范围内的IL-2对HL-60/VCR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4.IFN-α和IL-2与VCR同共作用于HL-60/VCR细胞,其对VCR的敏感性增高,说明IFN-α和IL-2具有部分逆转白血病细胞MDR作用。5.IFN-α联合IL-2(终浓度均为500U/ml)作用HL-60/VCR细胞后,其逆转作用增强。6.IFN-α联合IL-2应用逆转MDR作用的机制一部分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质和细胞膜之间的P-gp的交换,减少细胞膜上P-gp表达水平,提高药物在细胞内的聚集,增强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从而发挥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