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中国的市场化财经报纸进入日报化时代,这一年,财经类日报的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三足鼎立的局面确立。纵观中国资本市场,A股共经历了7次重启,每一次重启都是对资本市场的一次考验,历史告诉我们,发行公司和外部投资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新股发行IPO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这在财经新闻的操作当中占有重要的分量。2009年7月1日,A股历史上的第7次IPO重启正式开始,同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大量的高新技术、高成长性的企业得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本论文选取2009年至2010年8月的《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的236篇IPO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具体的稿件,对于三份报纸的IPO报道的数量做出了统计,包括月度统计和年度统计,还对报道类型、报道主题、报道形态、报道的消息来源和报道的倾向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总结出财经类日报IPO报道的一般规律。财经类日报IPO报道的数量是和审核进度是一致的;新闻议程主要集中在股权、财务、业绩三个方面;IPO报道在财经类日报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多为深度报道;IPO报道的消息来源主要是公告、知情人士和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但是,最主要的消息来源是招股说明书,而从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得到的消息偏少。在统计的基础上,本文从IPO新闻量、新闻类型及议程、报道形态、引用消息来源等方面来分析财经日报的IPO报道的总体建构,并提出财经类日报的IPO报道的议程建构偏差在于过于关注股权结构的变动、匿名消息源过多、从当事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获取的消息过少、报道牵涉的资本派系过于牵强等。最后,本文对IPO报道的功能进行反思,并对媒体、监管机构和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媒体应该加强从业者素质的培养,处理好与拟上市公司的关系;监管机构应该重视媒体报道的IPO的问题,保护报道者的合法报道的权利;在后续研究中,应该客观衡量财经类日报IPO报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