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和汉语心理词库构建中的音形义联结不同。汉字为表意文字,在汉字习得中,形—义联系紧密,语音加工相对薄弱,因而在心理词库构建中形成牢固的形—义联结和相对脆弱音形义联结。英语为表音文字,音形联系紧密,语音在英语词汇心理构建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将一语词汇习得习惯模式带入二语词汇习得,忽视英语词汇的音形、音义联结,音形—义联结加工不完全,从而直接影响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的提升。本文作者认为中国非专业英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模式中不符合英语词汇心理词库构建的特点,是造成听力与口语方面弱势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心理词库构建的音形义联系角度,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旨在为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对策。本文提出假设认为: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将汉语词汇习得的惯性模式带入英语词汇学习;而由于汉语和英语心理词库构建中的音形义联系不同,这种惯性模式不符合英语词汇习得的特点,从而成为阻碍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假设,首先对93名大学英语学习者进行采访,根据受访者答案归纳出四种最常用的英语单词习得模式:模式一通过机械的字母组合记忆建立单词的形义联系,忽视音形和音义联系;模式二强化了词汇深度学习,但音形和音义联系构建依然薄弱;模式三符合英语心理词库音形义构建特点,建立了较为完全的音形义联系;模式四属于偶然词汇习得,在此不做量化研究。作者根据采访资料和国际通行的莱克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在123位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受试者在英语词汇习得中采用汉语词汇习得的惯性模式;二语的词汇习得模式与二语的口语和听力表现成显性相关:模式一和模式二与口语和听力劣势成正相关,模式三与口语和听力劣势成负相关。因此,欲提高中国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须采取正确的二语词汇习得模式,强调英语的语音加工,构建稳固的音形义联系。本研究着眼于汉语音形义关系对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影响探究,有别于以往二语词汇习得以及心理词库领域的相关研究,是对二语音形义联系的研究方法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的理论建设和二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