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有效地突出学生的学,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国家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列入课程计划。目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还要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在对扬州市部分高中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探索力图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期望能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第二部分:研究性学习相关论述。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研究性学习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扬州市部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对扬州市三所不同类型中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基本弄清了中学师生对待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效和制约因素,为开展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这部分内容着重从理论方面对研究性学习作出指导。主要提出并阐述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六个目标、六大原则以及六个方面的策略等,不仅重点探讨了物理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等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模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还构建了课外物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模式,并从五个方面对课题选择的范围提出了建议。第五部分: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过程及案例。以理论为指导,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