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是一个国家杜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它所提供的是最基础层次上的保障。我国约有六千多万残疾人。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各种救助,而且残疾人社会救助是目前解决我国残疾人问题的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但直接造福于广大的残疾人,而且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救助需求的问卷调查,力图真实反映我国城市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探讨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康复等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首先是现有文献的理论综述,包括有关中外“社会救助”思想和制度发展的文献综述和关于“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的文献综述。其次说明了现有理论与研究需要完善的地方,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框架为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和对策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Documentary Research Method)和调查法(SurveyMethod),用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第三部分为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现状分析,主要是对残疾人及残疾人社会救助的概念等进行了分析,然后描述了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历史演进和我国城市残疾人救助体制的现状,在看到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发现问题,最后对本次调查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描述:包括城市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救助现状;城市残疾人对当前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观态度调查;城市残疾人理想中的社会救助状态分析等。
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首先我们分析并借鉴法国、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外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经验;然后说明了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最后从牛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及救助资金的管理等方面给出了建立健全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为基本结论。虽然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臻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也会不断发展。